近日,陕西省宜川县检察院就部分公共健身器材破损、超安全使用年限等安全隐患问题召开的一场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引发群众关注和热议。(人民网8月15日)
公共健身器材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的需求,目的是要增强人民体质。随着广大群众对休闲锻炼需求的提升,政府在城市公园和乡村广场,投入了大量的公共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往往在投放后就被忽视了,久而久之缺少保养维护,破损锈蚀、零部件松动脱落、超安全使用年限等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器材广场边和器材上都显著的标注了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但是这些“带病”的器材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消除安全隐患,践行为人民服务。在公园和广场上可以看见使用这些器材的往往是一些低龄小朋友和高龄老人。安全无小事,群众的安全更是大事。陕西省宜川县检察院就部分公共健身器材破损、超安全使用年限等安全隐患问题召开的一场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一个好的开端,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切实履职尽责,认真梳理辖区内的健身器材,将器材型号、安装地点、使用年限、现状等登记造册,建好管理台账,同时对需要维护保养的要及时维修保养,对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年限的要立即报废拆除,消除安全隐患。
民族要复兴,人民必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健的体魄是人民健康最基本的要素,健身器材的投放和保养看似小事,确实事关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治好健身器材的“病”,让群众在安全的器具上锻炼身体,享受锻炼带来的快乐,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邓浩(四川省三台县观桥镇人民政府)
相关阅读
江淮汽车:听证会已召开 是否涉嫌排放造假尚待通知
- 资讯
- 2019-05-16
- 19285
5月16日消息,江淮汽车(600418)5月16日晚公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就公司是否涉嫌机动车生产企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