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民政局健全社会救助“三主动”机制 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底线

视点网讯:为进一步推动精准救助、高效救助、阳光救助,渭南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漏洞”,健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机制、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公开机制,推进社会救助领域长效机制建设,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奠定扎实基础。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机制,政策衔接更“贴心”。利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或短信推送、编辑社会救助政策电子书等方式,在渭南民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长期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建立社会救助“首问负责制”,确保困难群众救助申请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向困难群众发放“暖心政策包”,利用村民微信群、村委会广播喇叭等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对民政惠民政策知晓率。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救助服务更“暖心”。加快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规范化常态化,定期分析研判困难群众线索和预警信息数据,及时将相关线索和预警信息推送至镇(街),为其组织村(社区)开展线下核查摸排困难群众提供数据支持。加强与“12345”政务热线合作,及时回应困难群众关切问题,对问题处理结果群众满意度定期回访,跟踪督办。以“暖心民政,救在身边”专项行动为载体,在22个镇(街)和77个重点村、中心村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点和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点,实现困难群众救助申请“一门办、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

镇(街)每月组织排查,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重大变故等特殊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建立救助对象死亡信息月报制度,及时停发有关待遇。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公开机制,规范透明更“放心”。每季度形成市本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情况分析报告,向社会公开社会救助有关情况。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公示台账》,每2个月备案信息公示结果。村(居)委员会在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救助信息公示栏长期公示在册救助对象姓名、保障人数、救助金额,以及县(市、区)民政部门监督举报电话等,每季度通过村部大喇叭公布一次社会救助信息,注重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向社会主动公开以上信息时,不公开无关信息。

相关阅读

【奔跑开局 热辣滚烫】渭南市民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暨2024年春训活动结业式

  • 资讯
  • 2024-02-27
  • 48807

2月23日,渭南市民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暨2024年...

击鼓催征 龙马精神——渭南市民政局召开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班开班仪式暨春训动员会

  • 资讯
  • 2024-02-19
  • 38483

2月18日农历新年收假第一天,渭南市民政局召开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班开班仪式...

渭南市民政局:“敲门”探访问需求 多元服务解民忧

  • 资讯
  • 2024-01-30
  • 28347

渭南市民政局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探访工作,汇聚多方力量,传递“正能量”,深化“物质+服务”救助新...

渭南市民政局念好“五字诀”促进作风效能双提升

  • 资讯
  • 2024-01-04
  • 26291

党的惠民好政策,要靠好的干部队伍,用好的作风来落实,才能让群众叫好。渭南市民政局始终认为: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