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审议中国第三轮人权普遍定期审议落实情况小组赴新疆考察人权状况札记

四、塔里木河边的麦西来甫

我们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公路上驱车疾驶,我们要赶往麦盖提村,参加那里的一场刀郎麦西来甫(一种载歌载舞的维吾尔群众性广场娱乐活动)。汽车在沙漠公路奔驰,两旁是根深叶茂、枝干粗壮的胡杨林,它们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顽强生存于沙漠之中,或苍劲、或秀美,盘根错节,虬劲沧桑,以豪气干云的姿态傲然挺立在漫漫荒原之中;它们顶着烈日和沙尘暴,抗击昼夜高达80度的温差,那英姿雄韵,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未标题-4.jpg

胡杨林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它们根深叶茂、盘根错节,虬劲沧桑,以豪气干云的姿态傲然挺立在漫漫荒原之中,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更让人惊喜的是,离胡杨林不远处就是塔里木河,蜿蜒奔流的河水给沿岸带来勃勃生机。我们在车里播放着克里木演唱的歌曲《塔里木》,这首歌从80年代一直流传至今,听它的人都从青年变成了老年,但梦中流淌的塔里木河却从未改变。

我们赶到麦盖提村子里的文化广场时,乡民也早就闻乐声而聚集起来,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听到麦西来甫的乐声和鼓点,脚底就像装上了弹簧,腰肢也不由自主地扭动起来,喜庆欢乐的神色溢于言表。

在维吾尔族文化中,麦西来甫是一种重要的社区聚会形式,是展现传统民间歌舞艺术和文化传统的一个平台,民间文化的空间,其一大特点是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区别,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麦西来甫唱词短小,节奏欢快,舞蹈随鼓点由徐趋快,渐至热烈,充分表现出维吾尔族人积极、乐观、友善、幽默的天性。

麦西来甫源于公元9世纪回鹘人从漠北西迁至绿洲农耕定居时的鄂尔浑回鹘汗国时期,人们在庆祝胜利、祭拜天地祖先时多会载歌载舞,吟唱歌颂英雄的诗篇。这种歌舞欢庆场面没有人数和时间的限制,经常通宵达旦,接连几天。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麦西来甫也从社区聚会转变成了歌舞盛会,成为新疆用于促进旅游业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古老的群众歌舞技艺,麦西来甫于2010年获批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阅读

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诗歌朗诵会在西安举行

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诗歌朗诵会在西安举行

  • 资讯
  • 2020-07-04
  • 13467

视点网讯:(图/贺冬鹏 文/许亚平 李兴艳)2020年6月30日,为了表达基层老百姓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