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 2023-05-29 20:30
  • 人民日报
  • 佚名

让双轮驱动的轮子“转”起来。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满满。

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起来。“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以“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正是坚持三链一体部署的创新成果。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表示,要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更加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的融合推进,有效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与产业发展,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自主权。

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布局。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对此感受强烈:“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三者也是知识和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更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减压力,税费支持力度更大。从50%到75%再到100%,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升。覆盖面更广,减税优惠更多,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底气。

添动力,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到加大信贷支持,再到健全科技保险产品体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更加给力。

提能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正下沉到产业一线,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正在向企业流动。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相关阅读

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

  • 热点
  • 2021-07-12
  • 8958

7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在新董事长任命前,由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

习近平致电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 热点
  • 2021-05-15
  • 7198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

4月1日起交通违法记分将调整!

  • 热点
  • 2022-03-26
  • 12233

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正...

8旬老人2次骨折保外就医遭拒 家属赴监狱再次申请

8旬老人2次骨折保外就医遭拒 家属赴监狱再次申请

  • 热点
  • 2018-08-15
  • 46243

84岁老人在狱中两次骨折,家属申请保外就医被拒。8月15日记者获悉,老人家属再次前往监狱为其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