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下沉”成为干部工作习惯

今年以来,宝坻区围绕解决区级层面治理资源分配不均衡、下沉不到底等问题,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组织开展“十个一百进村居”活动,通过村居点单“吹哨”、区直单位报到,推动资源服务下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为基层干部,要服务好一方百姓,就应该将下基层视为常态,三天两头要经常走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才能熟悉情况,掌握问题,更加高效地推进工作。尤其是一些机关联系单位,更应该安排干部勤下基层,而不是“打卡”式完成任务,切实对基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履行好自身职责。

将“下沉”作为实干标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个方面的政策与工作安排,都要在基层落下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但事实上,在落实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下基层,仅“拍脑袋”安排部署,就可能考虑不周,方法不当,导致好政策难以落地,或落实过程“变味”。无论推进什么工作,都要先到基层调研,看一看实情,听一听建议,更加科学地制定方案,确保政策“接地气”,执行过程能落实,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将“下沉”作为排难方法。很多时候,与其在办公室苦想,不如到现场去看看。基层的问题多,矛盾复杂,有的千丝万缕,仅靠少数几个人想办法,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多拜群众为师,多听逆耳之言,善于从批评声中找症结,汲取大家的智慧找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切忌遇到困难盲目蛮干,机械地草草收场,更不能避开问题,将其留给下一任,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有解法。

将“下沉”作为履职要求。要成为一名好干部,必定是勤下基层的干部。现实生活中,有的年轻干部怕吃苦,不愿意走基层的泥土路,不愿意受道路颠簸之苦,工作中总是文来文往,当起了“二传手”,遇到了真问题,往往就无从下手。要养成或下基层的习惯,不管有事无事,多到群众中去转转,看一看群众在干什么,听一听群众在讲什么,问一问群众想什么,才能熟知民情,干工作心中有底。

作者:忠义(四川绵阳市盐亭县自然资源局)

相关阅读

激励干部重点要用“实招”

  • 百家
  • 2024-08-13
  • 14668

去年以来,梅州市抓住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这个“牛鼻子”,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鲜明导向,精准...

乡村产业发展要提升“三种能力”

  • 百家
  • 2024-08-08
  • 27610

乡村产业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而且需要持续地投入,仅靠业主、村民的力量远远不够。对当地的主...

年轻干部要绘好“自画像”

  • 百家
  • 2024-08-04
  • 35865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新鲜血液,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扛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责...

乡村产业要做好“新”文章

  • 百家
  • 2024-08-04
  • 18017

乡村产业的发展周期长,面临的困难多,必须加强政策扶持,筑牢人才、技术支撑,解决好销售难题,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