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要有“明白账”

李干杰在全国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是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关键之举,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压实工作责任,分期分批压茬推进,力戒形式主义,把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好用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几年来,为基层减负一直在行动,尤其整治了基层的形式主义,取得了可圈可点成效。如今,一些地方仍出现基层任务过重、压力过大的现象,替基层减负还任得道远。究其原因,还是有的部门热衷于报表与系统,动不动就让基层统计这样、上传那样,将“属地责任”视为给基层安排工作的借口,令基层无力拒绝。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厘清基层的职责,清清楚楚干工作,才能真正抓好主业。

要转变工作观念。事实上,有的职能部门养成了“二传手”习惯,凡事不喜欢自己下基层,到一线了解情况,甚至有的将自己的任务,也往基层推。为此,当上级需要相关情况时,他们就会分解给基层,甚至有的因不熟悉基层情况,盲目地决策部署,导致基层不断地干“无用功”,变相增加了工作任务量。只有坚持以效果为根本,少搞形式上的创新,少给基层布置务虚活,才能解决好思想上的症结。

要厘清基层职责。基层该干什么工和,能干什么事务,绝不能任由职能部门安排,更不能啥都干、啥都管,否则就可能管不好,令工作效果打折。总的来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的人少事多,而且权力有限,并非“万事通”。对乡镇不具备的执法、统计等权限,应该向上收回;对乡镇承担的任务,要进一步“瘦身”,防止多头报送、重复报送。

要纠治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根子深,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是基层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拿APP、报表、痕迹、督导等事项开刀,禁止一些部门随意开发APP,或是一个行业交叉使用多个APP,严禁朝令夕改,增加基层的走访、收集、汇总任务,严禁动不动就调研督导、批评问责,令基层干部心寒。

作者:勇军

相关阅读

坚决向形式主义“亮剑”

  • 百家
  • 2023-12-26
  • 41035

岁末年终,各级党政军群事业单位密集开展考评考核,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卷土重来,并在...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12-25
  • 2002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

警惕干部培训中的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07-26
  • 33802

近日,陕西省吴堡县委党校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该校在举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期间,为学员...

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 百家
  • 2023-07-05
  • 38486

《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中也指出形式主义根源是: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