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一些公职人员思想、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认知不够清醒,被其蚕食,让“面子工程”走到了“做出实绩”前面,日复一日,降低工作效率、损坏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中也指出形式主义根源是: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
二、缺乏担当、本领恐慌导致懒政怠政。三、“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四、发现难监督难导致心存侥幸少有顾忌。五:上级罔顾实际,下级应付差事,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
当前,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也依然存在,公职人员面对做出工作实效,山坡刷绿漆营造植被茂盛假象;面对服务群众,“围炉夜话”成了拍照后的礼品分发大会;面对调查研究,更是足不出户边得出了光新亮丽的数据来粉饰太平,一边是公职人员大声叫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一边是百姓怨声载道,这极大的反差,令人深思也令人担忧。
自从党中央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基层形式主义之风得到了极大遏制,在四年时间里面,一系列杜绝形式主义的中央会议与文件也持续传达了党杜绝形式主义之风的决心。公职人员的的工作,也应该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每一份文件传达的精神,我们都应该认真领会并灵活运用到工作当中。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正确认识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才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基层工作,就是要走出去,走进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坐热了炕头才能了解到群众的需求。
杜绝形式主义之风,上级部门也需要认识到“精简”的重要性,要想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精简”必不可少,少一些流于表面的检查,少一些不必要的层层审批,少一些无关紧要的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做好事,用和谐的干群关系转化为基层干部工作的动力,更加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