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铁道线,击碎单边主义封锁

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美国最大、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货运量及港口业务持续呈现下降和疲软态势。美国西海岸的晨雾中,洛杉矶港的起重机静默矗立。过去两周,近半码头工人无活可干——733个工作订单需由1575名工人竞抢,而往常白班订单量高达1700-2000个。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沉重宣告:5月货运量比预期暴跌25%,美国关税政策已如冰霜冻结了这条太平洋贸易大动脉。(央视新闻)

众所周知,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反对的最前线,而经过了很多热心人士的科普,在了解两国各自进出口中对方所占的比重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反而是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进出口更加依赖中国的商品,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比率从2018年最高19.2%降至现今14.7%,进口则降至6.3%,而美国这两项数据为13.8%与7%。数据上相差无几,但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为商品制造如电子设备,包括手机与电脑等以及服装、家电等,进口各种农产品、矿产燃料以及部分高科技产品。也便是说,农产品、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取代国家,但是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商品制造国家的地位是任何国家无法取代的,美方掀起的贸易战只是一把双刃剑,实质上并无法改变现存的经济结构。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的货物体系正重塑全球化韧性根基。中欧班列的深层价值,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中愈发璀璨。洛杉矶港的困境揭示了海运体系的脆弱性——关税政策导致5月初入境货运量骤降30%,经济学家预警美国通胀率可能上升2.3%,每个家庭损失3800美元。与此对照,中欧班列2024年去回程开行基本均衡,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成为动荡中的确定性力量。

并且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的14个共建国家建立107个还箱点,与沿线铁路企业合作开发双向货源。当美国港口陷入“库存转移”的短期博弈,中欧班列已构建“重车去,重车回”的可持续模式。货物品类拓展至53大类5万多种商品,景德镇陶瓷、茶叶、义乌的日用百货、重庆的笔记本电脑、钢铁轨道的律动在亚欧腹地持续震荡,在没有美国这位大买家的路上,中国构造出了一条稳定的货物路径,不仅打破了封锁,更让世界看到了未来的更多可能。

当海洋贸易在单边主义浪潮中颠簸摇晃,绵延万里的铁路网正成为全球化的新基石。洛杉矶港闲置的起重机终将重新启动,但世界已然看清:未来供应链的韧性密码,深藏于那两条平行延伸的钢轨之间,驶向开放自由贸易的发展之路。(陈震离)

相关阅读

霍尔果斯班列增长,奏响 “一带一路” 新乐章

  • 百家
  • 2025-04-25
  • 40797

近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截至目前,今年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已突破3000列,同...

铁路新基建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百家
  • 2025-04-03
  • 14621

当悠长的汽笛声划破皖南的晨雾,两列满载"中国制造"的钢铁驼队从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启程,穿...

开放之路,共享机遇:中国铁路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 百家
  • 2024-12-06
  • 33519

中欧班列如同一道钢铁巨龙,风驰电掣般地穿梭在亚欧大陆之间。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的流动,更是...

开放之路,共享机遇——“中欧班列”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快速前进

  • 百家
  • 2024-11-22
  • 17184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中国以其坚定的开放姿态,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让我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