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需打破“距离感”

今年以来,河池市注重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作风建设与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民生事项结合起来,树立实干实绩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等群众上门”主动“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持续推动转作风促发展。

基层的服务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群众满意”这个核心来开展的,如何让群众同意,得到群众的满意,引导着基层干部不断创新,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无论是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还是常态征求群众的意见,亦或是开展农村面貌整治,都是为了缩小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彼此的信任与情感,用实际行动干实事,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俯下身子是为民服务之需。现实生活中,仍有少数干部官僚风气较重,动不动就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架子,满嘴空话、套话,打官腔发号施令,根本不能融入群众,只会引来群众反感。你敬群众一尺,群众才会敬你一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群众客气三分,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跟他们走得近,平起平坐讲实话,才能换来群众的认可,得到充分的支持。

主动靠前是解决问题之道。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向往,加上社会一些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总是坐等群众上门,甚至对问题视而不见,千方百计往外推,小问题就可能演变成大问题,解决的代价也会增大。主动靠前更能展现干部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也能更早地介入,在萌芽状态消除问题,不仅付出的代价小,而且更容易赢得群众满意。

换位思考是与民相处重点。基层工作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考验着干部的耐心和智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破坏干群关系,产生许多隐患。角色不同,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就可能成为矛盾的焦点。基层干部要善于站在群众立场,用群众的思维分析问题,做群众思想工作,把话讲到心里去,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设身处地替群众排忧解难。

万事开头难,坚持更难。只要下定决心,重视基层群众工作,用真心真情去对待,多采取一些实招,就一定能见到实效。

作者:忠义

相关阅读

将“标竿意识”永驻于心

  • 百家
  • 2025-07-03
  • 37442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复兴伟业,征途如虹。值此党的华诞,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身影如星火跃动——或深...

建强基层干部成长“储备库”

  • 百家
  • 2025-06-19
  • 7609

作为人口超1300万的超大城市,武汉全市70%以上的国土面积在乡村,超过200万常住人口在农村,培养一...

“敢于揭短”也是干部份内之责

  • 百家
  • 2025-06-17
  • 11353

勇于自我揭短是深化作风建设、涵养优良党风政风的内在要求。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

打好民生改善“持久仗”

  • 百家
  • 2025-06-16
  • 40949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