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给它打工,一年赚走3000亿,苹果为何还要加倍“剥削”中国市场?
- 2017-06-15 22:53
- 华商韬略
- 陈光
八
“收拾”完了Facebook,苹果希望将这样的经验推广到中国。“冲突”发生后,不少网民呼吁中国互联网企业揭竿而起,联合抵制苹果。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是因为几方的矛盾还没有上升到如此高度。
牵涉其中的互联网企业,均没有太大的利益损失,微信赞赏端,腾讯本来就不收费,损失的只是作者和大V,知乎和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样如此。而直播平台自诞生以来就给苹果交税,早就习惯了。
为了这点利益,这些企业断然不可能与苹果翻脸,毕竟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去掉IOS端的用户,几乎等同于退出市场。
在中国,要想真正对抗苹果,只有腾讯、阿里这种级别的老大站出来,团结一众“小弟”携手作战。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苹果被联合抵制,APP Store告别中国,将给国内的开发者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5年,苹果称在iOS应用开发上,公司为中国创造了150万个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中国程序员,都和苹果系统打过交道。
和苹果供应商一样,开发者们对于iOS亦是爱恨交加。
主流的手机平台就两个,iOS占20%,Android占80%。相较国内安卓渠道与开发者五五开、四六开的分成,App Store与开发者为三七比例分成,让利较多。所以在利益分享方面,App Store很受欢迎。
iOS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其编程规则较为统一,对于开发者也更便利。而安卓则有各种机型、各大厂商,因此带来了各式各样的bug。所以单论开发,iOS的困难性小于安卓。
但是想上APP Store并且一直留在APP Store,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这片“领土”上,苹果拥有绝对的权利。
开发者必须吃透苹果多达几十页纸的规则,还要经过严格审核,甚至是公开源代码。审核分为电脑和人工两部分,据说苹果的审核员不超过10个,能否“过关”纯属运气,经常被“毙”了都不知道具体原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涉及APP的企业,向苹果妥协是司空见惯之事。在中国,即便是腾讯这样的企业也不能幸免。
腾讯内部数据显示,2014年度,腾讯的相关审核被苹果拒绝超过100多次,其中超过50%以上是因为“IAP异常”,也就是付款机制的问题。腾讯不得不就此反复修改,以满足苹果的要求。
如果苹果想下架某款应用,则不需要什么正儿八经的理由。2016年底,诺基亚控告苹果侵权,后者直接将诺基亚的所有应用强制下架。还有报道称,今年截至4月,已有超过6万个中国应用被强制下架,很多连原因都不给。
对于中国开发者而言,在什么平台做开发都可以,关键是看平台的用户数和分成比例。iOS端聚集了10亿用户,面向全球,给中国APP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APP Store对于开发者的分成还算合理,如果苹果离开中国,出现新的平台,比如最大的可能性腾讯,分成比例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苹果希望通过软件和互联网入口端的强势来维持其话语权,但对于这家公司而言,软件和硬件是一体的,在中国,苹果的硬件入口甚至比软件体系更为重要,毕竟很多消费者并不关心有没有APP Store。
如果硬件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那在不久的将来,苹果或许真的会迎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群起攻之。
伴随着中国产业与企业向高端、向世界前进的步伐,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类似“苹果VS腾讯”的案例上演,甚至不可避免地短兵相接、狭路相逢。正如清华紫光的半导体刚有起色,国际对手已提前动手,试图扼杀其于摇篮之中。
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运筹帷幄、合纵连横,考验的不仅是某家企业或是某位企业家的智慧,也考验着更多相关者的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