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止一点点:让“养生”在法治的阳光下前行
- 2017-11-07 00:28
- 视点中国网
- 淇止一点点
近日在新闻报道中以及身边常常听闻许多老年人均深陷“养生”的陷阱,部分无良商家以各种手段诱骗老年人,不仅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了伤害,更对许多家庭带来了心理的伤害。
如同,陕西咸阳一名八旬老教授连续8年买大量保健产品,家中堆满了各类纸箱子,均是购买保健品积攒的。
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的陆大妈每天到附近小公园,练练广场舞,抖抖手脚,舒缓筋骨。吃完早餐,再去附近一家店坐按摩椅,老姐妹们每天在那里集合聊天。其中,养生是她们最爱聊的话题。没多久,陆大妈就从店里订购了一台按摩椅回家,价格几万元。女儿觉得太贵了,苦苦相劝,也没能拦住陆大妈。后来陆大妈又陆续买了三七粉、带中草药包的按摩仪等,还让女儿从网上买了一堆软骨素、鱼油、维生素片。睡觉前,要用草药泡脚、绑腿、按摩。她平时最爱看的是本地电视台一档养生节目,看完之后就照着做。
陆大妈所住小区门口的店铺有不少开讲座的,她有空也会去听,有时还会买一些养生水、养生杂粮等,堆满了屋子。陆大妈参加过不少“免费”活动,比如去某保健品公司基地参观、采摘等,每次都会买不少东西。
类似如此事情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究其原因既是无良商家的坑蒙骗,同样也是各级政府在监管和查处上的执行不利,既是社会未能给老年群体提供科学、易行、足够的医学支持和养老服务的体现,也是依法维权成本高难度大的体现。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我们欣喜的看到全国上下,此类大型养生欺诈在逐步减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偏远县区、小城市各种小型骗局仍旧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媒体养生栏目的监管,媒体也要加强自律意识,杜绝虚假夸大宣传,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从源头堵住养生欺诈。同时,更要要求我们基层的执法部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要主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基层辖区此类营销企业进行询查,不要等到大多群众上当受骗再事后查处。
如今的中国已逐步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权益维护逐步从个人问题发展到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养生”问题不能成为老年人的伤痛,更不能成为法治中国的伤痛,依法处理,源头打击,让受骗者敢于报警、让施骗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既是社会公众的普遍期待,也是对执法部门智慧的考验。(本网特约评论员 淇止一点点)
相关阅读
镇安县政协副主席龚英博调研县第二幼儿园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活动
- 教育
- 2024-06-29
- 7758
2024年6月28日,镇安县政协副主席龚英博一行来到镇安县第二幼儿园,就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活动的成...
宋馨阳光心理教育走进柞水小岭镇九年制学校 为山区孩子播撒心灵阳光
- 教育
- 2024-05-25
- 10643
5月24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九年制学校积极响应,特邀中国公益人物、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