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筱:铲除干部的“公权私化”心态

  • 2017-11-24 23:07
  • 视点中国网
  • 筱筱

河南省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主任曹伊珂走向犯罪的过程充满戏剧性:被有钱无德的邻居羞辱之后,耿耿于怀,随着职位升迁,公权私用,赶走邻居的同时,也打开了腐败的闸门,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前程。(11月14日中国新闻网)

筱筱:铲除干部的“公权私化”心态

身为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柄,不论掌握的权力大小、范围宽窄,都应该姓“公”,既保持公心,心存敬畏,又坚持公行,权为民所用。可是,偏偏有个别干部对“权力”二字存在误解,他们不是把权力看作人民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而是当成自己的“私有品”,获得即为己用,当成私人物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种对权力的占有心态亟需铲除。

思想上差之毫厘,行动上就会失之千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众多腐败分子,也直接印证了“公权私化”心态的严重危害。有的干部认为自己从基层干起,经过了许多努力和付出,才站到了高位,把权力当成自己的“劳动成果”,缺乏敬畏之心,满脑子“我的地盘我做主”,为人处事“我说了算”,不愿意接受监督,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规矩之上。为此,有的干部权力私用,进行贪污腐败,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干部要时刻保持公心。无论是省部级高官,还是普通的党员干部,尽管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所干的工作不一样,但本质却完全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然是“全心全意”,就要保持100%公心,工作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集体、为了人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工作观,以一颗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一切。

干部要时刻保持公行。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地,都是一面耀眼的“旗帜”,工作态度怎么样,能力够不够,效率高不高,初心好不好,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为公、为民的宗旨,先公后私,绝不用权力办私事、谋私利。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不断提高为民务实的能力水平。

干部要时刻保持敬畏。权力是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用不好还会伤到自己。手中权力绝不是助长个人底气,在群众面前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的工具。必须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谨小慎微使用权力,防止权力任性越轨,冲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给人民利益带来伤害,同时也将自己毁于一旦。(本网特约评论员 可文)

相关阅读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 文化
  • 2024-08-01
  • 7882

千古运河汇洛阳,隋唐盛世鉴古今。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文化广电...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河南小伙高考529分被清华录取 一民办学校2名美术生同时收到

河南小伙高考529分被清华录取 一民办学校2名美术生同时收到

  • 教育
  • 2024-07-25
  • 18070

近日,河南省一所民办学校传来喜讯,两名美术特长生赵梓源和王辰宇同时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