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扶贫领域“病官”需要标本兼治

  • 2017-11-28 19:37
  • 视点中国网
  • 云霞

日前,成都市纪委通报6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其中,简阳市玉成乡民政办原主任郑华挪用临时救济金问题。郑华在任玉成乡民政办主任期间,将民政办临时救济金20000元挪用于家庭及个人开支。另,2013年至2014年,郑华先后收受彭某等2人给予的“感谢费”共计4300元,为彭某等谋取利益。郑华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11月20日 中纪委网站)

云霞:<a href=https://www.shidiannet.com/zt/fupi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扶贫</a>领域“病官”需要标本兼治

众所周知,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展开,脱贫的达标日子越来越近,各级帮扶的力度逐渐加大,巨大的扶贫资金进入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就容易成为一些贪腐分子眼中的“唐僧肉”。广东省贫困人口176万多人,但相对中西部省份,人数并不算多,再加上广东的经济基础牢固,脱贫的力量自然更为强大,更为有力。

但尽管如此,扶贫领域依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扶贫领域虚报冒领、克扣私分、援用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当然,这不是广东特有现象,而是在全国的一种“通病”,监管的一块“短板”。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对扶贫领域腐败有更清晰的认识:涉案金额不大,绝大多数在10万以下,涉及干部的级别也相对较低,以科级及以下占了绝大部分。但在现实中,他们产生的恶劣影响却并不亚于“老虎”,甚至对老百姓产生直接伤害,有切肤之痛。

其实,从众多贪腐案例中都能得出结论:基层贪腐最直接的原因是“侥幸”心理占据上风,深层次原因是法纪意识不强、思想素质不高。要真正解决问题,需坚持标本兼职,对症下药。

一方面,应继续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拿出“牛刀”斩“苍蝇”,绝不心慈手软,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及时压制违纪违法的肆意现状;另一方面,应充分借助“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的学习,对党的纪律制度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准确把握其边界所在,始终保持底线,不触碰“红线”。

脱贫攻坚是民生头等大事,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建成,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各级党委应进一步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要按照“双问责”要求,创新监督办法,加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保护好每一笔扶贫款,确保每一笔钱都能见到成效,发挥帮扶作用。(本网特约评论员 云霞)

相关阅读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 文化
  • 2024-07-24
  • 11252

2024年7月23日,为隆重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以朱德同...

同心共铸·情暖甘孜——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志愿者走进甘孜

  • 健康
  • 2024-07-11
  • 37035

同心&middot;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rdquo;活动于7月8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正式启...

不忘初心,勇担医疗扶贫使命——记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

  • 健康
  • 2024-07-11
  • 36183

在广袤无垠的川西高原上,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长...

如何当好“家庭纪委书记”

  • 百家
  • 2024-04-28
  • 16935

很多人都听过“妻贤夫祸少”这句俗语,其实不论在哪个时代,家里的“另一半”都至关重要。近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