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君:争做新时期“狗不咬干部”

  • 2017-12-09 17:01
  • 视点中国网
  • 云君

几年前,记者曾参加一次全国范围的干部作风调研,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说起他鉴别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时,除了听干部怎么说,还有一个直观的指标,就是看这名干部入户时“农民的狗咬不咬”。有的干部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入户时狗吠不止,对这样的干部要打个问号。(2017年12月08日,新华每日电讯)

云君:争做新时期“狗不咬干部”

基层干部与机关干部不同,需“进百家门、知百家情、问百家事、解百家忧”,要经常深入村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查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赢得群众信任。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认识他、熟悉他、了解他、喜欢他,就连家养的狗都熟识他,见到他都会善意的摇摇尾巴,这样的好干部被农民群众亲切的戏称为“狗不咬干部”,足见他们的工作做得深入、做得细致。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说这样的干部是好干部呢?其实熟悉农村的人都不难理解,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狗护家看院,一旦有陌生人到家里来了,护家看院的狗就会对着陌生人大叫,甚至咬人,但是对着熟人或自家人不但不会大叫,反而会不停地摇尾巴以示欢迎,干部在狗这里变成了“熟脸人”“家人”,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了干部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到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形成了“家狗摇尾喜相迎,百姓笑脸盼相见”的良好场面。乍一听,“狗不咬干部”很难入耳,不是一个好听的名称,但对基层干部来说却是一种自豪,而这种自豪得来不易。

干部得到领导到赞赏不难,难的是得到众多百姓的认可。称呼虽上不了大雅之堂,却走进了百姓心中,是百姓自发对干部最朴实的评价和最深切的认可,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最后,笔者想说:基层干部只有成为“狗不咬干部”,才能在基层工作中撰写精彩的华章,撷取丰收的果实。(本网特约评论员 云君)

相关阅读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多为基层一线干部“遮风挡雨”

  • 百家
  • 2024-07-13
  • 25058

近年来,六安市把工业强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练最好课堂,做实做细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