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网约车“安全与便利”都是公众需求

  • 2018-09-11 08:24
  • 新京报
  • ShiDianNet.Com

原标题:网约车“安全与便利”都是公众需求

新京报社论:网约车“安全与便利”都是公众需求

社论

民众对网约车的需求其实是鱼与熊掌得兼,既便利又安全。

在滴滴整改第一夜,拥有1.5万辆出租车的成都却让市民在深夜出行遭遇了打车难尴尬。据媒体报道,深夜,在九眼桥附近聚集了一大批打不到车的人,出租车开始不再打表,转而喊价;有人还给熟识的黑车司机打电话,“我帮你找个活儿……”。无望之后,一些市民改为接受高价拼车。不仅成都,全国多个大城市的繁华地段亦出现了此种状况。

有网友因此戏谑道,“恭喜你们,重新回到打车难、司机绕路甚至不打表的年代!”其实,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夜班族等“夜猫子”,因为他们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劳累后又陷入打车难的烦忧之中。在经历过网约车平台带来的打车便捷之后再回到打车难时代,这会是民众难以接受的现实。

所以,在这一波舆情中,我们也看到了真实的民意诉求——民众既希望网约车安全,也需要网约车带来的便利。很少有人愿意退回到只有出租车的时代。

对网约车平台的整改,目的是要让网约车平台有能力做到“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但整改的目的当然还是要保障市民的出行便利。否则光有安全,却无便利之宜,整改便失去了其应有之义。民众对网约车的需求其实是鱼与熊掌得兼,既便利又安全。

如此看来,整改还需相关部门和网约车平台全力以赴,快马加鞭,尽快还市民以安全基础上的出行便利。这需要网约车平台担起责任,不可心存侥幸,同时,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通力合作,搭建共同的安全出行网络平台。因为出行安全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服务,而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样也应该服务于民众出行便利这个大前提。

当此之时,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反思的问题是,怎样让一种新经济、新模式最大化地服务于公共利益?无论是网约车企业此前对安全的忽视,对地方查缉违法运营车辆的消极抵制,还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约车政策的各种苛刻要求,都非正常状态。这种监管与被监管对象之间持续多年的混乱与紧张关系,在很多行业都是罕见的。

在网约车领域,最怕的就是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信任稀薄,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却是公众。

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相关监管部门再怎样要求网约车企业展开安全大检查,都不为过,而企业也理应痛改前非,为公众安全负责。故而,相关方需要以问题为引导,以民众利益至上为原则,协同并进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超脱于当下的具体问题,而构建健康的行业运营和监管生态。

网约车行业的治理应该远离意气用事,超越固有的利益格局。如果各方都能本着公众利益最大的原则,相信各监管部门和网约车平台则能够共同找到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陕西省首家网约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

陕西省首家网约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

  • 资讯
  • 2024-07-31
  • 45599

7月31日下午,西安市碑林区盛安广场传来喜讯,陕西省首家网约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庄严挂牌成立,...

众志成城筑牢防汛屏障:共筑安全防线,守护美好家园

众志成城筑牢防汛屏障:共筑安全防线,守护美好家园

  • 百家
  • 2024-07-25
  • 47990

随着夏季的深入,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防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这关键时刻,“众志成城筑牢防汛屏...

暑运才露尖尖角,早有安全立上头

暑运才露尖尖角,早有安全立上头

  • 百家
  • 2024-07-12
  • 15382

随着夏日的热度节节攀升,铁路暑期运输的大幕已于7月1日盛大拉开。在这长达 62 天的征程中,预计...

铁路出行安全的背后

  • 百家
  • 2024-06-30
  • 9648

旅客乘坐高铁时携带着价值15万元的金条和饰品,为了不引人注意,当做普通行李放在了座椅后方,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