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背后,是真实的热度,还是虚假的幻术?
- 2018-09-20 23:34
- 瞭望东方周刊
- 刘佳璇 李潇潇
鹿晗
“流量池”里的神话
蔡徐坤那条转发过亿的微博,就曾引起一次波澜。
有网友发现,这条微博的转发量远超点赞量,也远超蔡徐坤当时1300余万的微博粉丝数。而点开这条微博的转发,有大量相似的内容,且存在一个微博账号转发几十万次、大量以“用户+数字”为ID名称的疑似“僵尸粉”参与转发的情况。由此,有网友质疑“过亿转发”的数据水分。
“做数据是如今流量明星粉丝的普遍行为,其实粉丝也在被‘唯数据论’绑架着。市场环境决定粉丝必须为偶像做数据,这当中也有无奈和辛苦,把‘假数据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粉丝头上,我觉得不公平。”阿凯说。
艺恩数据高级分析师李敬蕊为本刊梳理了“流量明星”与相应追星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方面,社交媒体兴起,形成基本的“流量池”,为话题传播、“流量爆款”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以流量主导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网剧网综、直播等多种娱乐方式成为主流,而流量也成为衡量明星热度的重要维度。
社交媒体提供了粉丝聚集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粉丝可以通过微博“献花”“转评赞”“打榜”等多种方式,完成对自己喜爱艺人的数据支持,由于部分数据指数定时公布,并且会按明星的综合排名顺序予以奖励,所以粉丝对各种数据的投票参与度也空前高涨。
同时,日韩的粉丝应援文化进入中国,粉丝在线上线下形成了多种为偶像应援的方式。
“现在粉丝追星的行为已经从个人行为变成集体行为,粉丝群体的集体意识要高于粉丝个人意识,追星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北京蛋黄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黄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阿凯曾经怀疑做数据和“控评”等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喜欢蔡徐坤之前的几年,她也喜欢过其他国内明星,“那时并没有被数据所裹挟的感觉,去听演唱会、买唱片或者看看偶像演出的影视作品就够了。”
踏入如今的粉丝圈之后,阿凯发现,流量明星粉丝圈执著于做数据的集体氛围,是她难以抵抗的。
李敬蕊对本刊记者说:“粉丝对榜单数据等体现明星地位座次关系的指标是十分看重的,因此才会出现恶意竞争,如刷流量。”
在《偶像练习生》中,由观众投票产生的前九名选手组成了9人偶像团体出道,阿凯说:“蔡徐坤是C位、队长,不同偶像的粉丝们要比拼代言产品销量、微博热度,没有粉丝敢说‘数据无用’。”
相关阅读
7.8│以“真实”看见保险力量!中国太保推出行业首部重疾纪录片《底气》
- 资讯
- 2024-07-08
- 22514
在第 12 个 7.8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来临之际,保险行业首部重疾纪录片《底气》发布会日前在沪...
帅康X新华网丨第一届帅康亲子烘焙节抖音挑战赛圆满结束,话题热度近6亿!
- 资讯
- 2023-08-29
- 45184
今年7月-8月,帅康在南京、郑州、株洲、荆门等多个城市展开以“帅康小围裙,烹饪小当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