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修订 12岁孩子是否要担刑责?

  • 2019-05-27 14:51
  • 检察日报
  • 佚名

着力解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缺失问题

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有1/3的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35.76%的青少年曾遭遇网络诈骗信息,而受到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比例高达71.11%。网络游戏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一款自杀游戏“Momo”在2018年曾席卷全球。这款看似荒谬的自杀游戏,对处于叛逆期、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人群极具吸引力,尤其是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并造成重大伤害。

“这种带有暴力倾向的文化产品与互联网行为,极易误导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处世观,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柴会恩痛心地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成瘾问题一度被视为危及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头号毒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人,其中不足10岁的网民约有2900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青少年触网年龄呈低龄化趋势,有1成青少年5岁及以下就开始触网,网络风险也较为突出。

身为律师和母亲,每次看到“未成年人怀孕妈妈”“未成年人主播和粉丝之间大尺度互动”等事件,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就急得心痛。

“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个人言行适度表达与大数据传播监管等方面的制度缺失。”方燕对这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法寄予厚望,她说:“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网络安全立法层级低、范围窄,不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着重引入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内容。”具体思路包括,细化并完善分级制度,让网络安全有具体的权利支撑,修法应与现已出台或拟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条例接轨,等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要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比如,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从设备控制入手,增设“儿童模式”,并鼓励适宜青少年的专属内容开发;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加快相关立法,以年龄和青少年认知水平为网络游戏分级,联合家长、学校强化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廖仁旺建议青少年手机安装“防火墙”,规避网络不良信息;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建议多方联合共建网络安全大脑,形成网络安全整体合力。

相关阅读

如何让做好孩子旅途中的“引导者”

  • 百家
  • 2024-07-19
  • 21617

近期,恰逢小朋友暑假,在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G12次列车上,车厢里总是来来往往一群限定版的暑期“...

出行勿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让旅途更快乐

  • 百家
  • 2024-07-07
  • 9241

小朋友们放假了,在异地打工的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团聚;有空闲的爸爸妈妈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去看世...

家长深夜排长队给孩子报名中专 哈尔滨这个学校火了

家长深夜排长队给孩子报名中专 哈尔滨这个学校火了

  • 教育
  • 2024-06-29
  • 17622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一所省级重点中专学校,该校因报名...

移动支付时代下的儿童金钱认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识钱了

移动支付时代下的儿童金钱认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识钱了

  • 财经
  • 2024-06-02
  • 2134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