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回炉班”夭折凸显法治困境

文/唐亦瑭

事过两年,争议依旧,在旬阳当地谈及“回炉”,仍然是一个“烧脑”话题。曾经被标榜“基层治吏样板间”的“干部回炉班”,也因遇到了种种现实困难而在举办第一期后,夭折了。(6月24日 澎湃新闻)

曾经被寄予厚望、以期在基层推广的旬阳“干部回炉班”,如不是此次被新闻报道媒体出来,都不知道其是否还在继续推行。不过,以“夭折”“后续人选遇到困难”等这样的新闻字眼再次见诸网络媒体和公众,着实有些许刺眼,甚至有些许震惊。

当然,震惊之外也还有些意料之中的事儿。毕竟基层治理尤其是基层治吏,历来都是错综复杂,任何的尝试需经时间淬火和实践效果检验。因此,一次干部“回炉”的探索尝试就能体现其成效,显然还缺乏些理论和实践支撑、顶层设计与配套制度保障。毕竟,并不是谁首尝螃蟹就一定吃得到干净的“蟹黄”。

事实证明,两年来,该地探索创办的“干部回炉班”门庭冷落。而无人报名正是让这个“回炉班”仅开办一期便无疾而终的“罪魁祸首”。正如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的:“第一期办完后,影响比较大,我们也想继续办,但是在后续的回炉班人选上遇到了困难”。

探其根源,并非是“回炉”二字的负面因素,而是缺乏选人“回炉”的制度流程设计和“重生”后的制度保障这一“支撑点”。正如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所说的:“干部回炉班没有办下去,本身不在于名称这些形式的东西,而在于它整体运作机制的不完善。”

可以说,作为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惯例和干部“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落地基层的创新探索,旬阳“回炉班”本应备受推崇且继续推行,但刚起步便被“夭折”,在深层次上凸显出了基层治吏的法治困境。尤其是在新时代从严治吏的背景下,只有依靠法治,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一把尺子量到底”,才能让“回炉班”有“炉”可回。

制度保障是任何一项工作有效推动的重要支撑。不让“回炉”流于形式,更需要制度护航。既要建立完善的“回炉”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又要配套好考核结果运用和舆论宣传导向机制。特别是在具体操作中,更要建立科学而严密的工作流程,细化且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标准。如此,才能不断缩小“能上能下”机制在基层着陆的差距。

当干部就得在状态,不在状态的干部势必被制度淘汰。而通过“回炉”再造以求干部“蝶变”,这是基层从严治吏路上的有益探索。只有坚持以制度为约束,进一步探索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完善干部“召回”的相关配套机制,让“人尽其用”“人岗相适”成为共识,真正把干部资源用好、用活、用出实效,定能念响干部奋发有为的“紧箍咒”,为从严治吏加上一把“安全锁”。

相关阅读

陕西省澄城县:“检察院+工商联”助力优化 法治化营商环境

  • 资讯
  • 2024-05-29
  • 12465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

乌审旗南站派出所: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社会

乌审旗南站派出所: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社会

  • 资讯
  • 2023-12-04
  • 40036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西安铁路公安局延安公安处乌审旗南站派出所通过组织所内民警学法...

澄城县:探索创新“四步法”做好法治督察工作 奏响法治建设最强音

  • 资讯
  • 2023-11-13
  • 31812

今年以来,澄城县围绕“督什么、怎样督、重整改、建长效”的思路,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探索形成...

昔日“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如今法治培训助推乡村振兴

昔日“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如今法治培训助推乡村振兴

  • 资讯
  • 2022-12-26
  • 42864

连日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兵团第一师三团各连队全力推进今冬明春“职工群众冬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