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为民”之志——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正当其时,发人深省。

胸怀“为民”之志就是要摒弃“慵懒”。庸官之庸,在于志之不存。何为“慵懒”?就是不作为、推责任,遇事“躲”字为先,问题“推”字当头。“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胸怀为民之志,永葆为民之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慵懒”之风,就要始终胸怀“为民”之志。要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去的庸官,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志向。就不能停留“舒适区”、坐享“避风港”,必须守初心、担使命,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担当任事、主动进取作为,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胸怀“为民”之志就是要保持“无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的回答,短短八个字,体现的却是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有民、爱民的最高境界。何为“无我”?就是心中没有自己,全部装着人民,任何时候都坚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无我”境界,首先从内心深处就要把群众放在高处,把自己放在低处,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深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保持“无我”,胸怀“人民”。

胸怀“为民”之志就是要践行“服务”。“知之非艰、行之为艰”。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亮,做起来却比谁都退缩的还快,完全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何为“干部”?就是为群众干事的人,为群众服务的人。何为“服务”?就是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宗旨,也应是每一共产党员永恒的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服务”落到实处,对待群众的问题,要马上解决、马上去办,不能推诿扯皮、一拖再拖,要真正的放下身子,脚踏实地的把自己投身到服务人民中去。(End)

相关阅读

坚持执纪执法为民 坚决惩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2617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日前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纵深推进...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 百家
  • 2024-07-14
  • 46968

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是我们一贯的政治立场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执...

坚持人民至上,执纪执法为民

  • 百家
  • 2024-06-20
  • 666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四川调研时,强调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为民造福应多在“细处”用劲

为民造福应多在“细处”用劲

  • 百家
  • 2024-03-17
  • 8023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档案馆保存的史料中,有一份发布时间为1948年2月1日的关于“吃饺子”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