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勇:扶贫干部要争当村民“自家人”

2018年10月,民进中央办公厅会议处干部满运磊,来到民进中央定点扶贫村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坝盘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他说,“年轻人下来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干出事业。把村里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他被村民当做“自家人”。(11月14日中国新闻网)

凡事皆有因果。之所以满运磊被村民视为“自家人”,是因为他驻村后,一直在像家人一样关心帮助村里人,虽然嘴上讲得不多,但实事却做了一大堆。窗户坏了,找满书记来修;申请贷款,找满书记帮忙填表;老公出车祸是满书记帮办的手续;奶奶的残疾证,是满书记打了七八个电话,开车到镇里跑了四五趟办好的……这些本是村民家中的小事,满运磊却在尽心尽力去办,干的就是“自家人”的事。

相比之下,有的年轻干部下村帮扶多年,群众对其并不认可。有的把自己的责任划分得一清二楚,除了上级安排的工作一律不干;有的长期呆在办公室里,很少主动上门替民排忧解难;还有的人到心不到,习惯讲空话套话不干实事,帮扶成效不明显等等。这样的干部始终与群众隔着“一层皮”,又怎么可能成为群众信任之人,也就不可能被群众当着“自家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是“自家人”,反映了群众对扶贫干部的认可程度,折射出扶贫的实际成效。只有能让群众伸出大拇指点赞,能被群众满心欢喜,能解决他们难办的事情、难处理的纠纷,才是真正的服务型好干部。否则,总是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一幅漠不关心的态度,总把自己当“旁观者”,抱着完成任务就走人心态,也充其量算是“打卡型”干部,即便能在组织考核中过关,恐怕也能在群众心里通过。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身为驻村扶贫书记,绝不仅仅满足于帮村里拉点项目,争取点资金,发展点产业,而是要充分利用驻村的空闲机会,力所能及替群众办点事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给他们提供方便,打通了彼此的隔阂,沟通了思想认识,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力量,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干。否则,极有可能因为思想沟通问题,而使脱贫帮扶行为更加困难,更加被动。(文/超勇)

相关阅读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多为基层一线干部“遮风挡雨”

  • 百家
  • 2024-07-13
  • 25058

近年来,六安市把工业强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练最好课堂,做实做细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