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苏国霞10日表示,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其中,要求各地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工作中出现虚报冒领的情况,将进行严肃处理,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尤其是脱贫攻坚这样啃“硬骨头”行动,少花一点心思,少使一点劲,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要求非常高,几年来全国各地下派了大量“第一书记”,安排了许多财政扶贫资金,瞄准贫困这个“靶心”,发起了全面冲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令许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群众脱了贫。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唯有接续真抓实干,才能保障脱贫的质量。
要杜绝虚浮作风。在广大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要一户一户脱,贫困短板要一个一个补,贫困障碍要一个一个除,没有任何捷径之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向前迈进。广大扶贫干部要破除数字脱贫、巧算收入等蒙混过关心理,站在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的高度,争当帮扶行动中的“老实人”。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加强明查暗访,及时纠正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不良作风,护航脱贫行动有序推进。
要抓牢主攻重点。经过几轮脱贫攻坚,易扶的、好脱的,都已成功走出了贫困“泥潭”,如今剩下的都是些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一时半会,致贫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发展的短板不能快速补齐,就必须突出重点和关键,把主要的人财物用在“刀刃”上,力争发挥出最大效果。比如,正确引导贫困村把产业规模做大,同时提供技术保障,并努力争创产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开辟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稳定性,确保农民能从中获得丰厚的收入,助力顺利脱贫。
要全力查漏补缺。现行的贫困线标准确实不高,但对许多贫困群众而言,却是非常难逾越的“硬杠杠”。在加力加劲推进帮扶工作之时,更要及时进行梳理自查,把不能达标的短板和弱项找出来,有针对性地整改完善。比如,因病致贫的,要引导他们及时就医,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因懒致贫的,要多进行思想沟通,激发他们的脱贫主动性,知耻而后勇努力创收,如此种种。(文/云霞)
相关阅读
沂水县夏蔚镇聚力“三举措”抓实“六方面”持续推进群众工作高质量发展
- 资讯
- 2024-07-19
- 39015
近年来,扎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腹地的沂水县夏蔚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耕这片红色热土...
全警投入 全程护航 全力保障 靖边高考交通安保工作圆满完成
- 资讯
- 2024-06-11
- 42182
6月7日、8日,靖边县3785名考生在靖中、二中、三中三个考点参加高考。靖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