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列始发自武汉的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与此同时,从重庆至立陶宛维尔纽斯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和从义乌出发的“义新欧中国邮政号”首发列车也先后抵达欧洲。(央广网)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寒潮里,中欧班列冲破疫魔阴霾,横穿亚欧大陆,给欧洲载来的不仅是急需的抗疫物资,更是来自东方的温暖与关爱,为中欧携手抗疫增添信心与力量。
众所周知,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全球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不畅、国际贸易快速萎缩的情况下,中欧班列逆势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对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冲击、促进货物和服务跨境流动等意义重大,也凸显“一带一路”倡议的远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正当其时。
中欧班列迎“疫”复开,为稳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刚需”的同时,保障“陆上丝绸之路”国际物流通道畅通,这彰显的不只是中国铁路强大的责任心,更是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实力!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逆势复开,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及恢复生产的决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1941列,发送货物1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这一表现相对于受疫情影响而大幅萎缩的海运和空运,可谓华丽逆袭。
笔者认为,中欧班列如同开往“春天”的列车,跑出了“稳外贸”的信心。中欧班列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有力保障进出口贸易平稳有序开展,助力外贸企业正常复工复产。(文/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