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通知》深化拓展了基层减负工作,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避免本末倒置,更加有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何为形式主义,一般来说,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与内容脱节。近年来,形式主义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充斥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只要开了会,发了文件,做了记录就算完成了任务;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发点照片到工作群,就留下了痕迹,有了工作佐证,代表自己没有责任了;下载各种APP,关注各种政府公众号,学习强国的学习也只看分数的增长,不在乎自己到底学习了没有......
形式主义给党和国家的建设造成严重危害,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一系列反对形式主义的举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为什么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分析发现,主要源于官僚主义和个人功利主义,工作脱离实际。某些领导偏听偏信,喜欢根据工作照片和个人活跃度等表面来评判下属的工作开展情况,下级走过场迎合领导的需要,而这种表面的工作比脚踏实地干实事相对容易得多并且可以得到领导赏识,从中尝到了甜头,下属何乐而不为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克服形式主义问题,就必须以上率下,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中办日前印发的通知对此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
整治形式主义,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干部不忘初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做好本职工作,为老百姓办事为己任,沉下心来踏实工作,而不是浮于表面。让“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同时,严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整治形式主义,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让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付出沉重代价。
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真正做到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文/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