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巾帼不让须眉 基层干部新典范

“这会儿正在防疫值班,村两委都在外头呢,咱明天采访成不?”电话打通,那头的天津东丽区胡张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宝玲问。

胡张庄村地处城郊,上世纪80年代流传一句顺口溜: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谁也想不到,那个年代从山东嫁到胡张庄的“外来媳妇”杨宝玲,如今成了1526名村民的带头人。上世纪90年代,胡张庄村利用盐碱地种植葡萄。2006年,杨宝玲当选村委会主任,在她带领下,葡萄销路越来越宽,去年葡萄种植人均纯收入2.8万元。逢年过节,村民每人都会收到1000元过节费,考上大学的学子有1000元到3000元的奖励,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时还有生日蛋糕。(人民日报)

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引得人人称赞,今有“外来媳妇”杨宝玲得到村民连连叫好。作为一名村干部,杨宝玲一心为村民,带着村民奔小康;作为人大代表,她更关注乡村振兴方面的情况,利用自己在基层农作经验,为党和国家调研基层困难问题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像杨宝玲这样的干部,在基层不占少数,把村民的需求摆在首位,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先,同时又能把国家政策精准全面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村建设打开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干部需要更多地投身到基层当中。基层干部最首要的两个要素就是要懂得基层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通过自身的基层经验再结合国家政策后又能为基层老百姓带去什么新思路新发展。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一个好的干部更应该要看重其干事创业的精神和效果,而不仅仅局限于学识的渊博或是官威官架。因此这样的干部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样的干部是值得全国上下学习的好干部。新时代新作风新思想,干部无论年龄不论性别无论出身,只要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干部就是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干部。能把国家政策同村集体发展高效地结合起来,能愿意参与创新、愿意求变、愿意改革、愿意接受挑战,到完全适应新思想新思路,并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建设方向,这样的干部是真真实实把基层工作当做事业在干,那自然是值得全国上下学习的。

这样的干部是现时代女性典范。女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比例并不算高,但恰恰是这一股股小小的力量汇聚成了大能量,也真真实实地为我们演绎了巾帼不让须眉。女干部也许看似柔弱,但是在大事面前,反而彰显出了较强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同时女干部愿意全心投入到国家事业发展中来,同时也带来不少好的效果和反响,这是值得所有干部学习和点赞的。(文/晨曦)

相关阅读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基层干部要不断提升软实力,走细走深基层道路

  • 百家
  • 2023-05-05
  • 33575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个“大熔炉”,锤炼的都是真本事;基层是个“大舞台”,是...

守住基层工作“平淡”本味

  • 百家
  • 2022-11-12
  • 48893

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干的都是柴米油盐的小事。要想...

解决基层疑难要靠“金刚钻”

  • 百家
  • 2022-11-11
  • 4531

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但也是矛盾、问题最多的地方,直接考验着基层干部的工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