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军:早日把脱贫短板“补齐”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人心、提振士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阶段,剩余时间不足六个月,自当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打补丁”,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用标尺量一量,补指标差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精准脱贫攻坚几年来,取得的成效如何,还有多少收尾任务,干部心里要有一本“明白账”,绝不能稀里糊涂,一脸茫然。当务之急,要对照党中央制定的脱贫“标准线”,逐类逐项地梳理完成情况,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能预估的尽可能估准,用“标尺”动真格量一量、比一比,看看还有多少事项有差距,具体还差多远,建立起“差距台账”。同时,认真“把脉问诊”,全力思考破解之法,用好现有的人财物资源,一项一项地补,一个一个抓落实,提前把成效短板补起来。

用镜子照一照,补作风差距。作风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尤其是脱贫到了“最后一搏”的时刻,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有的干部产生了厌战情绪,有了蒙混过关思想,滋生了弄虚造假心态。要抓小抓小、防微杜渐,引导广大干部对照“党员初心”照一照,一心为民思想是否发生了动摇、事实求是的干事风格是否已经走样、敢冲敢闯的奋斗精神是否已经弱化,在反思中找到“作风短板”,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危害的认识,“任其蔓延将影响脱贫大计”“无法兑现脱贫承诺”,拿出知耻而后勇的决心,进行一步彻底的作风净化、思想洗礼,找回优良作风持续攻坚克难。

用监督查一查,补实干差距。脱贫达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不是终极目标,让人民如期脱贫,只是走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要严防个别地方“达标后不管”“脱贫后无忧”现象。要充分用好自我排查、专项督查、脱贫普查等手段,深入农家小院,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干部采取的帮扶措施、群众的收入情况,以及今后打算,做出客观全面评估。对帮扶措施简单、注重“输血”、满足于“完成任务”的行为,要及时纠正、查处失责干部,督促扶贫干部牢记“扶上马,再送上一程”,未雨绸缪,在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消除返贫风险下功夫。(文/勇军)

相关阅读

四川省三台县:振兴农副产业人大重视脱贫村发展

  • 三农
  • 2023-04-16
  • 13697

为推进新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解决好脱贫村可持续发展难题...

拓展脱贫成果深化乡村五大振兴

  • 百家
  • 2022-12-20
  • 19783

根据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和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

澄城县四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资讯
  • 2022-11-10
  • 21382

近期,澄城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抓防疫抓安稳抓脱贫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抓防疫抓安稳抓脱贫

  • 三农
  • 2022-10-05
  • 44646

国庆来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贯彻省市县当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