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向推崇神童的存在,有一个神童孩子,是中国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我国设立少年班,为那些早慧的儿童提供符合他们成长进度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成长起来,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取得更多的成就。这背后是那些早慧儿童们努力学习的汗水,是老师们卖力的教授,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倾斜,他们能取得的成就不是天资聪颖所能概括,也不是神童两个字可以总结。
然而,在一部分家长眼里,神童代表着能轻松取得别人一辈子无法取得的成绩、解决别人难以解决的难题;代表着能获取更多的资源;代表着自己教育的成功;代表着能够产生让家长自豪与骄傲的谈资……
六年级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奖;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16岁女孩日均作诗2000首……一个个夸张的成就被一个个“神童”达成,这些背后,那些“神童”能获得什么呢?这些“神童”懵懵懂懂,被旁人吹上了天,幸运的也许就只是沦为一次谈资,而不幸的,价值观早被成人的虚荣与贪婪腐蚀。
16岁的作诗少女,行文琐碎,空洞无物,却一遍又一遍地站在台上,语气激昂澎湃却毫无价值的进行着成功学演讲,为自己父亲公司产品代言。才三岁的小朋友说着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解答着成年人的困扰,推广着自己父亲的课程与书籍。我们没有看到令人惊叹的神童,没有看到令人羡慕的家长,只看到了一门名为“神童”的生意。
神童难见,人造的神童易做。没有什么天才少女、不世神童,只有被功利二字忽悠瘸了的父母,和一群唯利是图的成年人。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让孩子回归自己成长该有的速度与次序,才能结出最甜美的果实。(文/刘福洋)
相关阅读
神木职教中心召开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家长会
- 教育
- 2023-11-13
- 24363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学生成长,11月11日中午,神木职教中心召开了2023-2024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