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山区的“小慢车”跑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媒体报道: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一趟特殊的火车,以“慢”闻名,平均时速仅40公里,车上不仅有身居大山的彝族乡亲,和在车厢里学习的学生,还有种类繁多的农副产品,甚至连家禽牲畜也成了“旅客”。

开往山区的“小慢车”跑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就是5633/5634次这趟“小慢车”,25年的坚守,给大凉山彝族乡亲带来的变化,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现在已然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乡村振兴幸福车”,载着大凉山里的彝族旅客,不断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据了解,为适应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需要,全国各地开行了公益性“慢火车”。目前,全国常态化开行公益性“慢火车”81对,覆盖21个省份,经停530个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小慢车”既是中国高速发展中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民生关切。

在大凉山,“小慢车”是最安全、最有保障山区百姓的出行方式。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入凉山彝族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沿线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彝族老乡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凉山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这是一辆开往春天、开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列车。

开往山区的“小慢车”跑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笔者认为,这趟“小慢车”在便民利民方面。它让凉山地区父老乡亲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准时、快速,站台提前开放,弹性开车时间,人畜分离,货物搬运更加方便,买票灵活,提供良好环境,连接外界环境,提供在外学习、工作的机会,提高村民素质,培养良好习惯。其次,“小慢车”带动凉山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交易场所,利用车厢卖大凉山土特产,开发“火车+电商”新路子,助力电商平台销售,帮助电商输送货物,提供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优化“彝乡情”服务内涵,完善便民措施,列车服务结合民俗风情,制作民族文化宣传,提供彝族汉族双语服务。真可谓,“小慢车”的开行,用行动诠释了铁路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火车载民心,民心连铁路,相信“小慢车”满载着浓浓的为民情怀,就一定能奏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新时代最强音!(文/杨艳军)

相关阅读

陕西省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

  • 资讯
  • 2024-07-27
  • 35946

近年来,澄城县充分发挥央企定点帮扶优势,聚焦教育、产业、民生、就业等方面,开展高规格、深层次...

大赛赋能 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百家
  • 2024-05-10
  • 1557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弘扬劳模精...

渭南市澄城县干好乡村振兴“八件事”

  • 三农
  • 2024-02-29
  • 28145

今年以来,澄城县将干好“八件事”,即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镇级...

“慢火车”亦是春运的最美风景

“慢火车”亦是春运的最美风景

  • 百家
  • 2024-02-03
  • 49625

山西省会太原至忻州、河边的4636、8821次列车是一趟来往于革命老区的慢火车,它的全程票价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