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14亿多人民要把饭碗紧紧地端在自己的手上,就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我们基层来说,一定要提高站位、深刻思考、对标对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务实管用的好措施,使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是大力宣传国家《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把保护耕地的宣传作为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开场戏”,狠抓进网络、进电视、进手机等线上宣传,狠抓进部门进单位、进乡镇进村庄、进广场进集市、进企业进农户、进工地现场、进田间地头等线下宣传;既宣传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宣传破坏耕地的事关性和危害性,既宣传保护耕地的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又曝光破坏耕地的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形成常态化、广覆盖、有重点、强聚焦的宣传态势,力促宣传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进基层机关单位“心上”、“装广大干部心头”、到广大农民心坎,筑牢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基层一线防线。

二是严密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基层各地各级要树立保护耕地的责任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问题导向,上级要与下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具体明确保护的地域、地块、亩数和质量要求等,并将这些落地上图、做到数、图、线一致、相关要求清楚,确保基层各地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保护使用耕地,严防“剑走偏锋”,耕地被破坏、挪用、占用……,筑牢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责任任务防线。

三是坚持落实耕地隐患动态排查和及时整改制度。基层各地各级要用定期排查和动态排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辖区各乡镇、村庄、农户和承包经营耕地的企业、业主,紧扣耕地规划、耕地保护、耕地使用、耕地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排查、动态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当即督促其按照国家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整改、动态整改,确保耕地隐患排查发现于及早,整改于及时,消除于萌芽状态,筑牢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排查整改防线。

四是建立落实耕地隐患群众举报有奖制度。这是耕地保护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有效形式。建立落实此项制度,用奖励促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使其时时、处处、事事监督耕地保护工作,了解掌握耕地隐患,及时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举报,以促组织和有关部门及时调查核实,采取措施和落实整改。要保护正常举报行为不受干扰和报复,真正形成群众勇于举报、正常举报受组织和有关部门保护的良好氛围,筑牢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群众合力防线。

五是充分发扬现代科技手段在耕地保护上的“探头”作用。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卫星测量定位、无人机巡查、摄像头监控等方式及时发现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有效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耕地保护上的“探头”、“千里眼”作用,筑牢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科技支撑防线。

作者:陈旭晔(清涧县政协)

相关阅读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来榆阳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来榆阳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

  • 资讯
  • 2022-08-17
  • 45815

8月16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维平带领执法检查组来榆阳区就《中华人民共和...

基层干部要做“耕地红线”守护员

  • 百家
  • 2022-03-22
  • 25609

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压实责任守牢耕地红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澄城县关于《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澄城县关于《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 资讯
  • 2018-09-20
  • 43441

近期,澄城县组织国土等部门对近年来全县土地出让情况、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情况、监管执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