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通过建立“民心日记”制度,组织干部深入群众,访民情、聚民意、集民智,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一本本“民心日记”,密密麻麻记着一件件要紧事、闹心事、家务事,一页页翻看,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干部,面对群众五花八门的诉求、矛盾和问题,该如何去应对,直接考验着干部的统筹协调能力;是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每一件事都有回音,又检验着干部的为民诚意。一本本的“民心日记”记录着干部每天为民办的事情,确保每一件都不遗漏,这是为民的实诚态度,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模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主动当“操作者”“推进者”,不当“指挥者”“二传手”。面对群众的事情,绝不能直接推给村上,或是避而远之,或是一个安排给一个干。要崇尚实干精神,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多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多牵头剖析症结,多想办法找突破口,当冲锋陷阵的领头人,亲自干,亲自抓。
群众满意不满意,同意不同意,是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为民办实事,绝不能简单停留在口头上,玩纸面文章,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事,不敷衍塞责,不应付了事,更不“虎头蛇尾”。要换位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多体谅群众的难处,多顾及他们的感受,切实把群众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自己事,马上就办,而且办就办好,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
基层的事情有轻重缓急,而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而失彼。要善于分析问题,坚持重要的、紧迫的先办,影响人群多的事重点办,尤其要立足乡村振兴大计,多在打基础、惠民生、促长远的地方用劲,持续改进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群众付出了多少,也就能收获多少认可,只有全身心扎根到基层一线,为民排忧解难,才能干出群众满意的实绩,真正兑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光荣使命。
作者:勇军(江油市三合镇双龙街)
相关阅读
七旬老人为患肝癌儿子5年还债21万,至诚至信,这个时代不可少!
- 百家
- 2020-10-21
- 40176
湖南安沙镇宋家桥村的七旬老人陈干武坚守承诺,为患肝癌儿子5年还债21万。陈干武说“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