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从2012年的97625公里到2021年的突破15万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超过5.2万公里;从2012年的9356公里到2021年的突破4万公里,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增长3倍多,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令人振奋,强力赋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人民群众美好出行。
十年来,中国铁路迎来飞速发展的“春天”。路网规模质量大幅提升,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增加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基本形成的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一张被中国铁路编织的更加细密的交通网,为民众出行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民众出行的幸福感。近期,当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成功试跑350公里动车组的消息传来,意味着在高铁的不断提速下,将进一步加强全国城市的“同城化效应”。当高铁每天都能串联起广州的单位和长沙的加,中国速度正在让民众拥抱美好的“双城记”生活。十年间,中国高铁的铁路网建设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不断完善的高铁网,夯实着民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年来,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群众乘坐火车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不断提升的是便捷度和舒适度,一成不变的是铁路部门“以人为本”的为民初心。从“一日一图”精准安排列车运力,到刷脸进站自主选座,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创新服务产品,简化服务流程,方便旅客乘车,不断从细节入手,融入互联网+思维,真正实现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铁路部门用“一加一大于二”的资源整合,为服务“升温”,给旅客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在持续提升旅客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这十年,变得越来越好。中国高铁不仅惠及中国,更惠及世界。中国的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一至二小时经济圈带动沿线城市人员、资金和信息流的畅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中国铁路助力国际合作开创新局面。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5个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和突出亮点。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十年发展历史巨变,从未改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面向未来,中国铁路矢志不渝,步履不停,同心绘就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新图景,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笔者认为,中国铁路这十年,是高铁加速延伸的十年,是主动对接市场的十年,是自主创新赢得世界舞台、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十年。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哪里有人民群众,中国铁路就通达到哪里。(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