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凡事贵在坚持。如今,“不敢腐”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不想腐”风气尚未形成,这个过渡期尤为重要,如果满足于既有成果,提前松了劲、打了折,给违纪违法留下可乘之机,那么不正之风又必然卷土重来。纪律监督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直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尤其立足新时代,要不拘“小”节,在小事上要较真,形成倒逼压力。
回顾近些年来诸多腐败典型,忏悔录写得真诚之极,从“不想腐”到“主动腐”,从“胆战心惊”到“理所应当”,从“小占小拿”到“海吃鲸吞”,绘制了一条典型的堕落之路。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小事不严,大事必错。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反腐败工作一直严抓到底,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种压力传导到了最基层,管住了绝大多数干部,风清气正的执政风气逐渐形成。
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些党员干部不知止、不收敛,持观望状态。有的抱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认为组织发现了也拿自己没办法,殊不知在麻木状态下越陷越深;有的自认为能力出众,能独挡一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拿一点,多占一些理所应当;还有的以为监督高高在上,难以察觉自己的“小动作”……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待“东窗事发”后,才悔恨一切皆晚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既是监督工作的走向,也是保护干部的有效方式。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首先摆正心态,以帮助干部为荣,以敷衍应付为耻。对待身边的作风问题,尤其是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问题”,要当成“大事”来管,充分考虑其严重后果,既要讲政策制度,也要帮着算“违纪账”,激发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员数量持续增多,管理的难度也相当大。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当好“护航员”,助力干部健康成长,清清白白为人处事,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作者:赵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