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传统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厚植廉洁家风,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求的呼应。
廉洁家风激荡清正党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作风。这些作风鲜明地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作为手握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对待公权与私利的态度,是领导干部价值观和权力观的体现。一旦丢失廉洁的家风,就会形成权力滥用,产生腐败,影响党的作风和形象,影响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
廉洁家风涵养清明政风。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家而天下定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可以说是进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血脉当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政伦理文化模式中,只有清廉的家风才能守住从政的本色。领导干部作为政风之表率,要带头树立廉洁家风,在浩然家风中涵养凛然作风,带动形成家风纯正、政风清明的良好局面。
廉洁家风引领清朗民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古至今,廉洁家风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激荡引领着时代新风尚。领导干部的好家风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貌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继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领导干部培育好家风,不仅是促进家庭和睦、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改善社会风气的需要。
(中共三台县委党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