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2024-04-26 10:02
- 人民网联合报道组
- 佚名
4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西部地区考察调研,深入基层边疆一线,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西部地区,六省五区一市,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发展潜力巨大。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效,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各地百姓幸福感明显增强。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每到油菜花季,就有市民相约到重庆广阳岛上踏青赏花。邹乐摄
重庆广阳岛,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森林覆盖率逾90%。每到春季,广阳岛是市民和游客踏青、赏景的好去处。10多年前,广阳岛因规划开发300多万平方米的房地产,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2017年8月,重庆市踩下广阳岛开发的“急刹车”,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建设“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不懈努力结下丰硕成果。近日,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
川渝两地均位于长江上游,山岭相连、水脉相通、生态相系。流经四川的黄河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两进两出,这里的流域面积占黄河在四川总流域面积的90.9%。隶属于阿坝的若尔盖县素来有“珍贵生物基因宝库”之称。自若尔盖国家公园启动创建以来,当地大力推进“若尔盖山水工程”,实施“七大保护”行动、“七大治理”工程,据测算,公园范围内的花湖湿地水位上升了52厘米,湖泊面积扩大了435公顷。四川今年将继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完成若尔盖“山水工程”。
目光转向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年,王三妹从四川来到新疆阿克苏红旗坡,那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戈壁滩;20余年过去,在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的推动下,曾经的“满目黄”变成了“万亩绿”。这,正是新疆荒漠化治理成果的一个体现。
过去的40多年,新疆依托国家“三北”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只要补齐最后的285公里,整个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阻沙防护带就能闭合,将塔克拉玛干沙漠牢牢锁住。
同在“三北”防护林体系范围的内蒙古,亦获益匪浅。
甘珠尔沙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地中部沙带源头。当地牧民巴图苏荣回想起当年的境况直摇头:“我家的草场就在沙带的东边,那时候牛羊的嘴里、眼窝里都是沙子。”如今,绿进沙退,呼伦贝尔沙地正在蝶变。2023年,围绕呼伦贝尔草原沙地等四大重要生态系统,呼伦贝尔市谋划编制了7个“三北”工程盟市级子项目。目前,呼伦贝尔市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待批“三北”工程子项目4个,拟建设任务860万亩,其中包含沙化土地治理约100万亩。
同样位于西北的贺兰山,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因矿产资源丰富,其曾因无序开发导致灰尘漫天、污水横流,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极大的破坏。2017年,宁夏开始大力整治贺兰山生态环境:83处矿业权全部退出,山脚下煤炭集中加工区的561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现如今,曾经的砂石采矿塌陷区已华丽变身为一座集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和葡萄酒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免费主题公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有青山,亦有绿水。
今年1月2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3年1至12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广西柳州市再次名列全国第一。这是自2020年以来,柳州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实现了水质“四连冠”。 “这些年,柳江水质越来越好,有时甚至可以在水中看见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 柳州市民程勇说,江水越来越清澈,前来游泳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结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