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2024-04-26 10:02
- 人民网联合报道组
- 佚名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六枝特区高铁站出发向东南,驱车10分钟不到,便可见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这里,一块块煤炭被“吃干榨尽”,“黑”着进去,“绿”着出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低碳化;年发电量4.4亿千瓦时、提供液化天然气、生产高纯氢……煤制焦过程中,20余种附加产品渐次落地,形成“煤—焦—气—化—电—材—氢能源”产业链。用煤,却不见煤,绿色低碳故事正在贵州书写。
云南楚雄南华县罗文村的山坡上,一块块光伏板连接成片。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藏在连绵群山里的云南楚雄南华县罗文村,土地有限,连片的山坡地又种不出什么名堂。
2021年,村里把1400多亩山坡地流转给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由其建设罗文光伏电站。2023年年底,电站并网发电,预计年上网发电量可达9894.4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省2.77万吨标准煤消耗。“光伏板用来发电,光伏板下栽种巨菌草,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满足养殖需求,还能增加农户务工收入。”罗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福生表示。而这,只是云南全面提速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云南投产新能源装机2086万千瓦。“今年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屡创新高,达到24.2%。”省能源局总工程师李勤说。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数据产业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年平均气温3.4摄氏度左右,数据中心可实现全年314天自然冷却,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左右。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4.3万标准机架,较2022年同期增长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