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五四青年” 莫做“45度”青年

五四运动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更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内核,为一代代青年标注了奋斗的坐标。百余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依然焕发着时代光芒,然而在当代青年党员干部群体中,却悄然滋生了一种“45度”的姿态——既非躺平,亦非奋进;既不彻底妥协,也不全力拼搏。这种身处“半山腰”的徘徊,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也呼唤着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应重新校准人生坐标,以五四精神为炬火,挣脱“45度”的混沌,迈向“90度”的昂扬。

若将人生比作坐标系,0度是彻底的失败,90度是圆满的成功,而45度则处于进退维谷的中间地带。当代青年党员干部身处这一夹缝中,既有“缓冲蓄力”的理性,也有“停滞不前”的隐患。

一方面,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机遇与挑战,青年党员干部常因对奋斗目标的认知不足而陷入茫然。他们被家庭、学校与社会过度保护,初入社会时缺乏独立判断,只能随波逐流;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奋斗的意义被异化为对结果的追逐,而非过程的成长。另一方面,当“他人的起点成为自己一生难以企及的终点”时,奋斗的效能感被削弱,焦虑与无力感滋生,这种“45度”姿态,看似是青年在压力下的自洽智慧,实则暗含理想褪色、斗志消磨的危机。

回望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他们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冲破封建桎梏,点燃思想解放的火种。这种精神血脉,正是破解“45度”困境的密钥,当代青年党员干部需要清醒认识到:奋斗从来不是孤立的“小我”选择,而是“大我”价值的实现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在“内卷”与“躺平”的拉扯中保持定力,拒绝成为功利主义的囚徒。

破解“45度”困境,需要青年从精神内核上实现自我革新。‌一要增强志气‌,摒弃“半山腰”的妥协心态。五四青年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当代青年党员干部亦需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己任,将个人理想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

‌二要锤炼骨气‌,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面对新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挑战,青年党员干部应保持思想清醒,既不被颓废主义、享乐主义裹挟,也不因暂时挫折丧失斗志。

‌三要夯实底气‌,用能力与担当支撑奋斗信念。真正的底气源于脚踏实地的积累——既要练就过硬本领,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也要在拼搏中感受成长的乐趣,让奋斗成为内化于心的精神自觉。

“45度躺平”或许是青年面对压力时的短暂喘息,但绝不是人生的最终姿态。五四精神启示我们:青春的价值,在于以“90度”的昂扬直面挑战,在于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践行信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既要做理想主义的追光者,也要做脚踏实地的行动派。唯有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奋斗之力,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才能真正摆脱“半山腰”的彷徨,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温含笑)

相关阅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发展之路失与得

  • 百家
  • 2022-08-22
  • 5449

“铁道万里通古今,红星熠熠照征途。”在历史文化丰厚、文物古迹众多的首都北京,每一...

榜样是青年进步的“明灯”

  • 百家
  • 2022-05-20
  • 38773

走进北京李大钊故居,感悟“紧跟着中国共产党打破一个旧世界”;回顾新中国建设历程,决心“把青春...

为中华振兴而接续奋斗

  • 百家
  • 2021-07-13
  • 1372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代伟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发...

《1921》:用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 百家
  • 2021-06-30
  • 9789

6月11日,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1921》作为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