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一小区垃圾处理站内开空调,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觉得离谱,认为垃圾不需要降温。有网友认为人性化,垃圾房里装空调,不仅防止垃圾臭味外溢,处理垃圾的工人也不必忍受酷暑。
小区安装空调给垃圾“降温”,这一看似荒诞离奇的夸张行为,却是有利民生的暖心举动。受夏季持续高温影响,苍蝇蚊虫滋生迅速,病毒细菌繁衍加剧,垃圾处理站也极易产生异味扩散和脏水横流现象,在污染社区卫生环境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呼吸道黏膜受损的风险,继而有害于住宅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垃圾站内开空调看似“大材小用”,实则却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解决居民后顾之忧的必要措施。
物业的做法是否构成侵权,是人们对于此次事件的关注点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明文规定,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需由业主共同决定。根据天台县的工作人员回应,周围业主对于垃圾处理站的腐烂臭味已进行过多次反映,因小区物业费较贵且业主要求相对较高,物业才在垃圾房内安装了空调。可见,在垃圾房安装空调并非侵占公共资源,而是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合情合法行为。
垃圾房内开放空调,同样考验着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智慧。面对网友认为此做法存在“奢侈浪费”的嫌疑,社区工作人员要标本兼顾、多管齐下,综合考虑垃圾清运的时空和人力因素,既科学选择垃圾房位置,避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又合理配备除臭机和排气扇等装置,督促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定时定点消杀清洁、通风换气,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职,以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实在的治理成效打消群众的担心与忧虑。
近年来,江苏、上海、安徽等地陆续在街道或小区的垃圾房中安装了中央空调或新风系统,并凭借这一充满个性化色彩的社区公共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事实证明,想要答好令群众满意的时代考卷,就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民生关注度高的领域做实事,在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下硬功。
给垃圾房堆放的垃圾“降温”,降低的是天气热度,提升的是环境靓度,彰显的是责任态度,增进的是民生温度。让环卫工人从烦闷的暑热中解放出来,感受来之不易的凉爽,让社区居民从脏臭的环境中脱离出来,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这不仅是以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利民之举,更是值得探索讨论的新型课题。
作者:翟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