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军:脱贫攻坚不能跌入“两个陷阱”

  • 2017-09-17 22:27
  • 视点中国网
  • 勇军

贫困群众坐等帮扶、缺乏内生动力的情况,是一种“福利陷阱”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脱贫后返贫,是一种“返贫陷阱”。两个“陷阱”都要防。(9月17日人民网)

勇军:脱贫攻坚不能跌入“两个陷阱”

所谓“福利陷阱”,主要是指在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导向下,一些地方过多强调扶贫资源瞄准扶贫对象,而对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采取给钱给物的简单帮扶办法,使有的贫困户干脆“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由于脱贫质量不高造成,任何一点风险、意外,都可能导致刚脱贫的村民重新返贫。

总的来说,扶贫的“两大陷阱”根源在于脱贫质量不高、脱贫方法单一、脱贫思路机械所致。脱贫追求“短平快”,指望效果能立竿见影,能在短期内见效,因而在帮扶方法上,倾向于送现成资源,令贫困户不劳动也能“被脱贫”。当然,一旦资源失效,或者降低资源供给,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快速返贫。归根到底,党委政府唱主角,干部亲自带头干,贫困户冷眼当“旁观人”扶贫模式,是一种“拖贫”现象,即使能在2020年“拖贫攻关”成功,也不能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

脱贫攻坚任务重、压力大,到2020年必须要全面完成,每年的脱贫目标早已制定下达,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完成脱贫任务,必然要被“一票否决”,不仅影响前途,甚至会被问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地方为了“稳妥”,宁愿付出更大的代价,直接“输”给贫困户资源利益,令他们转眼之间,就能增加收入,达到脱贫村准。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虽然更长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返贫,但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不能保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不愿意冒险。为此,一些地方更愿意采取输血“拖贫”方式,而不是造血脱贫。

要摆脱“福利陷阱”,跳离“返贫陷阱”,关键要转变思维,改变帮扶办法,提高脱贫质量。按照既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继续保持脱贫攻坚力度不松劲,以钉钉子精神把致贫的短板补长、补实。同时,要加强培养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扶贫扶在“根”上,使帮扶的效果能持久,能治本。唯有如此,脱贫攻坚才不会变成“拖着贫困户过关”。(文/勇军)

相关阅读

母亲参加40元桂林旅游团儿子报警后续:妈妈被遣返!谨防低价旅游陷阱

母亲参加40元桂林旅游团儿子报警后续:妈妈被遣返!谨防低价旅游陷阱

  • 旅游
  • 2024-07-15
  • 34838

7月14日晚,海南男子曝母亲欲参40元桂林游被阻,虽上车终被遣返。他遭威胁,母被劝删视频,因揭露低...

青岛一高二女生考入北大:遗憾不能上高三 情感共鸣引热议

青岛一高二女生考入北大:遗憾不能上高三 情感共鸣引热议

  • 教育
  • 2024-06-26
  • 32406

近日,青岛二中传来喜讯,该校高二女生张嘉珂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650分,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提前实...

吃打工人的饭不能砸打工人的碗:尊重打工人权益的时代呼声

吃打工人的饭不能砸打工人的碗:尊重打工人权益的时代呼声

  • 百家
  • 2024-05-29
  • 42530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句朴素而深刻的话:“吃打工人的饭不能砸打工人的碗。”这句话如同一面镜子...

主题教育收官不能止于“画句号”

  • 百家
  • 2023-12-27
  • 4373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处于尾声,要善始善终,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