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易:遏制微腐败需走监管“创新路”

  • 2017-09-25 12:10
  • 视点中国网
  • 星易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如今,村主任等基层干部成为腐败的高发群体,成为前述“名言”的最新“代言人”。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查处的基层违法违纪案件中,村干部腐败案占比七成以上,由村干部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和越级上访,占农村信访总量五成以上。(9月24日中国新闻网)

星易:遏制微腐败需走监管“创新路”

村干部职务虽小,却往往事关大局,对本村的事务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据相关报道,基层腐败占到了腐败总量的80%以上,尤其是村干部等微权力贪腐占比达70%。能否遏制小微权力腐败,直接关系到反腐斗争胜利的大局。

村干部贪腐时间跨度长,隐蔽性强,多为团伙式作案,查处一个,往往牵出一窝;或是以权要挟,令村民不会轻易举报,事情不容易曝光“露馅”。比如:在沙洋县蛟尾镇大庙村这起举报案件中,村支部书记丁某帮助村民陈凯承包到赤眼湖水面养殖螃蟹,以此为由多次找陈凯索贿,共计5万余元。同时,丁某帮助陈凯承包该村榨洼挡水墙工程,再次进行转包,两人分别获得2000元、8000元。个别村民与村干部同流合污,利益绑在了一起,如不是祸起萧蔷,这起事件还不知何时能曝光。

村干部腐败频发,主要还是信息不透明、程序不规范,以及监督不到位综合所致。如果上面下拨了多少资金,全都公布于众,接受村民监督,冒领克扣行为必然无法隐身;如果承包村里公共资源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方式进行,以价高者获胜,村干部还有多少职务便利可利用?如果监督全面到位,村里高价转包工程、不规范竞标行为,又怎会不曝光?更不至于村民忍了10年后,才终于有了举报的勇气。

基层面广人多,村干部相对分散,各种涉农资金令人眼花缭乱。相比之下,纪检干部的力量却相对有限。为此,更应该创新监督方式,在预防上多下功夫,让“抓早抓小”切实成为常态,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遏制村干部的谋利心思。同时,应坚持监督执纪全覆盖、无死角,不留监管空白,加强对村务的账目审查,铲除克扣、冒领等直接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作者:星易)

相关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电动车不合格名单

  • 科技
  • 2024-03-05
  • 49634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通报124批次电动自行车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其中26批次电...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数字赋能做好执法监管工作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数字赋能做好执法监管工作

  • 资讯
  • 2024-02-07
  • 31148

为提高自然资源执法监管水平,将违法用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补齐人工巡查监管的短板。近日,咸...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六批)

  • 资讯
  • 2023-11-12
  • 31067

01、西安市新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西安新城海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案;02、...

严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推动 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 百家
  • 2023-09-23
  • 2853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