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童年经历及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 2017-10-14 22:11
- 视点中国网整理
- 佚名
八、“我母亲是个仁慈的妇女”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湘乡县人。外祖父文芝仪,是个诚实勤劳的农民,外祖母贺氏一生温厚贤惠,他们共生育了3子3女,最小的女儿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文七妹就成了她的正式姓名。文家与韶山冲相距20多里地,文七妹的祖父去世后,安葬在韶山冲龙眼塘。每年的清明、冬至,文家都要例行前去扫墓,来往很不方便,文家有意在韶山冲结一门亲戚。经人说合,文七妹18岁时与毛顺生成亲。在毛泽东之前,文七妹生有两子,都一一夭折。
1893年12月26日,文七妹生下毛泽东,分外高兴,可又整日担惊受怕,生怕这个儿子也离她而去,便时常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文家对毛泽东也尤为关注,外祖母贺氏在毛泽东稍大时,还将他接到家中抚养。毛泽东的童年大部分时光是在文家度过,他与文家的表兄们关系融洽,情同手足。
文家诸表兄中,毛泽东与十六哥文运昌最是相投。文运昌长毛泽东9岁,在毛泽东辍学务农时,正是他劝说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毛泽东本已同意父亲的安排,要去湘潭县的一家米店当学徒。文运昌知道姑父固执,又动员自己的父亲、伯父以及姨表兄弟王季范等前去游说。据毛泽东回忆,一门心思发家致富的父亲,在得到去湘乡读书“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的许诺后,才同意了。
文运昌早已读过《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并推荐给表弟毛泽东。正是这两本书刊,拓宽了少年毛泽东的视野,他后来说:“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我当时认为他是进步的。”毛泽东对表兄们的手足情谊,一直铭记在心,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延安给文运昌去了一封长信,信中将文家称为“我十分敬爱的外家”。
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用松枝为父母上坟
没几年,文七妹又生了泽民和泽覃。文七妹还生了两个女儿,但都不幸早夭,她便收养了一个干女儿毛泽建。按照中国的家庭伦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文七妹是一位标准的贤内助,从早晨鸡鸣到晚上掌灯时都在操持家务。在韶山冲,没有人不夸奖她聪明贤惠,做事有条理。
受母亲的影响,少年毛泽东曾经也是个虔诚的有神论者。15岁那年,母亲病倒在床,他每日早起必定向神灵菩萨跪拜祈福,还徒步去南岳衡山求神拜佛。正如李锐在《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中写道:“那还不是一般的求神拜佛,而是十五岁时去南岳‘朝拜香’,几步一拜地一直步行几百里到南岳。没有虔诚的信仰这是做不到的。”支撑毛泽东“虔诚的信仰”的不是别的什么,是对母亲的至孝至诚的赤子之心。
但少年毛泽东也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都说烧香拜佛可得神佛保佑,可是,父亲并不信这一套,他不也无病无灾,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吗?看着神龛前供着香茶和供果,他纳闷起来,如果真有神灵,这些供品怎么纹丝不动?想着想着,他竟情不自禁地端起神龛前的供茶,朝神像和神位泼去。母亲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毛泽东说:母亲“责备我对于敬神拜佛的仪式漠不关心,可是我父亲不表示意见”,“当我变得越来越不信神的时候,老头儿也并不干涉”。
文七妹虔诚信佛,来自她的菩萨般的善良心肠。毛泽东是这样称赞自己的母亲:“我母亲是个仁慈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她同情穷人,并且当他们在荒年里前来讨米的时候,常常送米给他们。”毛泽东深受母亲的影响,自小就乐于助人。韶山冲的毛乾吉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他讲述道:
“有一年夏荒时节,我和弟、嫂清早来到上屋场讨米。当时毛泽东正在坪里劳动——糊泥巴粪墙。他见到我们衣衫破烂,便问我为什么讨米。我说家里穷,劳力少,没有饭吃。毛泽东叫我到阶基上坐一坐。这时,毛泽东准备吃早饭,堂屋里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一见这饭菜,就馋得口水直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便哭了起来。毛泽东闻声走过来,问我为什么哭脸。我嫂嫂解释说我是肚子饿了。他便朝屋里招呼母亲立即端来一碗饭,送给我,又夹了一些菜。我接过香喷喷的白米饭,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便狼吞虎咽起来,忽然想起弟弟也没有吃早饭,便把一半饭分给他吃。毛泽东见这点饭还不够我们吃,又叫母亲端来一碗饭,直到我们吃饱离开上屋场,他才回到堂屋里吃饭。”
相关阅读
第十届“爱莲杯”全国青少年舞蹈艺术展演甘肃省兰州站节目选拔赛举办
- 资讯
- 2024-07-25
- 21066
7月21日,备受瞩目的第十届“爱莲杯”全国青少年舞蹈艺术展演甘肃省兰州站节目选拔赛在兰州市...
宋馨不愧是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点灯人一一访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
- 人物
- 2024-06-05
- 4284
宋馨,是中国公益人物,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直属机关...
架起心桥 护航未来——合阳县举行宋馨青少年阳光心理教育模式报告会
- 教育
- 2024-05-20
- 2082
为了进一步提升合阳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