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荪愚:纠正不正之风也需“实”字打底

  • 2018-09-10 22:16
  • 视点中国网
  • 赵荪愚

赵荪愚:纠正不正之风也需“实”字打底

“对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已分门别类,向全省各省辖市和23个省直单位点对点反馈意见建议196条。”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部署开展了以“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目前,安徽省各省辖市和有关单位正对反馈和查摆的问题积极整改。(9月8日中纪委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有序向前推进,干部贪腐行为被有效遏制,“不敢腐”的氛围基本形成,使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有的地方,不正之风依然十分盛行,尤其是不吃不拿也不占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经常出来兴风作乱,需要加力加劲予以整改。

“文山会海”不断根,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日几乎都在开会,大部分时间在会场,或在奔赴会场的途中;文字材料迎检现象十分突出,不在工作一线干,而在办公室弄材料,写汇报;有的扶贫表格多如“牛毛”,要填的表格数十份,变相捆住了基层干部的干事手脚。这些都是“老问题”,也是人人抱怨、见者喊打的“过街老鼠”,为何还是纠正难?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方法欠佳,用的办法不实,甚至用形式主义纠正形式主义,光靠动嘴喊,悬在空中搞整改,效果又怎能令人乐观呢?开展整改行动,有的上级部门就只下发一纸文件,层层再转发,到了基层如何操作,需要怎样改正,改正哪些,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不好实施,甚至不想实施,直接将文件打入“冷宫”。这也是一些地方屡改屡犯、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在每一起整改行动中,上级部门不仅要开展专项行动,明确整改的对象,还要进行整改指导,如何改、达到什么标准,提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基层干部必然会参照执行,落实到位。比如纠正扶贫领域填表泛滥问题,不妨在省级层面进行统一,对需要填写的报表,进行明确限制,让基层干部心里都有数,避免“层层加码”,也能确保上下统一,不在填写额外的表上浪费功夫。

很多时候,问题在下面,但病根在上面。纠正基层的不良风气,绝不能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光靠一纸禁令、一次督查,就想取得实效。毕竟,作风问题始终是思想问题,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需要时间,久久为功才能避免反复。只有加强引导,细化举措,让基层干部不仅知道要改什么,而且知道怎么改,如何才能达标,形成一套既定的“路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从起点走到终点,最终见到预期的成效。

否则,一阵风式的整改过后,不正之风再次卷土回来,如此反复之下“百炼成钢”,纠正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并非好现象。(本网特约评论员 赵荪愚)

相关阅读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

  • 百家
  • 2024-07-14
  • 36752

5月29日至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四川调研时指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

如何纠身边不正之风?才能增强群众幸福感!

  • 百家
  • 2023-09-23
  • 17218

抖音、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时不时的看到或者刷到某某某违规违纪,正在接受调查;某某某违...

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百家
  • 2023-09-23
  • 21870

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强调...

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百家
  • 2023-09-23
  • 35988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6 万余个,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