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陪会”之风需动思想“根子”

中共中央将今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为基层减负政策措施,文山会海之风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一些形式主义新变种有所抬头,“陪会”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发生在一些地方的“陪会”之风比较盛行,有时一个事项只涉及少数几个部门,却为了烘托气氛,召集一大堆人员来“陪会”;有的下级部门开会,却要请几个领导来“陪会”,以体现“领导重视”,更有力度;还有的领导下乡调研,基层往往安排多名干部来陪同,如此种种,成为典型的形式主义。

要知道,“陪会”现象泛滥,会形成恶性循环。部门之间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随意通知其他部门人员来陪会,你陪我、我陪你,势必成为工作中的负担,浪费干事创业的时间,使很多领导干部不是在会场,就是在奔赴会场的路上,无暇顾及日常工作的安排、推进。虽然这些危害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很多干部身陷其中,却难以自拔,只是听之任之,被动应对。

既然是陪会人员,来与不来都不重要,与会议主题并无多大关联,只是像南郭先生一样“充个数”。他们在会场中,只是一个旁听者,没有多少作用,久而久之,势必养成开会不上心的不良会风。不管会议重不重要,都难以真正入脑入心,不会真正重视,认真抓落实,反而产生“副作用”。

召开会议的初衷,本是为了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协调一些棘手问题。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谁应该参会,谁不该参会,一切直观明了。参会人员少,并不会降低会议档次;陪会人员多,并不能提升会议质量。而且,陪会人员增多,主办方资料的印制费用、会场的布置负担都会直线上升,大家都清清爽爽开小会、务实会,才是实干的好作风。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彻底打破一些领导干部好面子、拉领导撑“门面”的思想,一切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因需而定,为“陪会”现象瘦身,才是彻底铲除“陪会”形式主义的根本之策。(作者:云霞)

相关阅读

趋势研判 思想交流——“2024杰出酒商大会”开启酒业新篇章

趋势研判 思想交流——“2024杰出酒商大会”开启酒业新篇章

  • 酒业
  • 2024-03-19
  • 28385

3月18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指导、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组委会主办、云酒传媒承办的2024杰出酒...

【奔跑开局 热辣滚烫】渭南市民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暨2024年春训活动结业式

  • 资讯
  • 2024-02-27
  • 48807

2月23日,渭南市民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暨2024年...

学思想强党性抓基层抓落实

  • 百家
  • 2023-12-25
  • 24971

推动新思想主题教育,就要运用“一线工作法”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各级党组...

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村入户

  • 百家
  • 2023-12-05
  • 3491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