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执行到位才是善意“保护”

“张某受到处分后,为什么没按规定调整工资?违规发放的工资为什么不及时追缴?”日前,天津市纪委监委派员赴宁河区检查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检查组发现问题后,当场严肃指出这个错误。原来,宁河区文化馆职工张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后,未按照规定调整其工资,累计违规发放3万余元,直至检查组发现问题后才予以全额追回。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据天津市对9460名受处分人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居然发现问题多达342个,涉及338名受处分人,涉及处分决定未及时归入人事档案,受处分人职务和工资调整、追缴不到位,处分决定不送达不宣布,处分决定宣布送达不规范,纪律处分后年度考核和回访教育不合规,处分决定书内容格式不规范等6个方面。可谓是花样百出,足以印证有的单位,处分干部执行不落实,完全在玩“纸面文章”。

要知道,我们党为了管好8900多万党员,出台了许多管党治党制度条例,把规矩立了起来,把“红线”亮了出去,也对三令五申不知止、不收敛干部不手软。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处分的党员干部达到几十万人,以彰显零容忍的治党决心。可是,真正到了执行处分的时候,有的单位却不忍心,产生了“护犊子”心态、“好人主义”思想,导致执行过程半途“夭折”。

该降低工资的不降低,该记入档案的不计入,表面上看似“小问题”,却带来隐患无数。对犯错干部来讲,该受的处理被免除,势必会产生误会,以为犯错后“大不了如此”,心里没有“怕”字,不会把纪律规矩放心底,今后还可能继续犯错。对其他干部而言,犯错后执行“打折扣”,待遇不受影响,优秀继续评,心理势必会不平稳,反而放纵自己,不把制度规矩当回事。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落实才能见效。只有党员干部始终将制度规矩高举头顶,一切依规依矩办事,对人对己同样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严管厚爱”真谛,才能切实保护好广大干部,避免他们误入歧途。(文/云霞)

相关阅读

以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 百家
  • 2024-06-13
  • 36747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

西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西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热点
  • 2024-04-26
  • 26644

中国西部地区,六省五区一市,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发展潜力巨大。党中央对新时代推...

全国在建和已建成运行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1家

  • 文化
  • 2024-04-13
  • 4913

记者13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全国在建和已建成运行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71家,分布...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打响2024年耕地保护“第一枪”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打响2024年耕地保护“第一枪”

  • 资讯
  • 2024-03-28
  • 35281

近日,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工作人员动态巡查时发现,辖区大寨村出现一起在耕地上建房的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