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文龙:给权力一个风清气正运行“空间”

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监督”一词共出现52次,生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实践探索。

一直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党内监督,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熟。如今,我们党已经拥有9000多万党员、421万个基层党组织,庞大的队伍也给党内监督带来了难题和挑战。如果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就难以管住权力任性行为,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害。

近些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升级,一些党员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有的党员把权力当挣钱工具,以权谋私捞好处;有的党员经不住诱惑,轻易被商人拉拢“围猎”;有的党员放纵自己,干出违纪违法之事,如此种种。不仅有损个人形象,也透支了我们党的公信力,一旦蔓延恶化,还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从严问责了一批“老虎”“苍蝇”,形成了强有力震慑,但事后查处治标,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才是监督权力的最佳“路径”。

有鉴于此,我们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制度条例,不断创新权力监督方式,改进监督办法,进一步厘清党纪的“边界”,也言明了对应的处理办法,可谓是把制度规矩讲得一清二楚,为广大党员戴上了“紧箍”,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督促行权自律。但也应该看到,作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修订,才能更好地切合中国国情,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助力。

一方面,要及时根据时代变化,党内的思想作风的新状态,及时调整监督的思路和重心,对相关的制度条例进行补充完善,使监督的“紧箍”更严更实;另一方面,要推进监督制度落实,在日常监督过程中依法依规,绝不手软,切实让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形成震慑。唯有如此,才能增强监督制度的权威,让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敬畏之心,在纪律制度的规范下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生以身试纪侥幸。(文/牟文龙)

相关阅读

管内列车恢复运行,防微杜渐抗灾害

  • 百家
  • 2024-08-01
  • 11936

7月29日,台风“格美”登陆地所在的中国铁路南昌局管内旅客列车全部恢复运行。受其他地区天气...

商行大道,智者心行:记世纪空间集团董事长崔金国

商行大道,智者心行:记世纪空间集团董事长崔金国

  • 人物
  • 2024-07-19
  • 14519

莆田籍在陕杰出企业家、世纪空间集团董事长崔金国,便是这莆商精神的践行者。...

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坚决根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39509

近年来,我国在执纪执法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向基层延伸,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打通“最后一公...

重拳精准惩治“蝇贪蚁腐”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百家
  • 2024-07-18
  • 1270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日前在四川调研时强调,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