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础建设,护航铁路运营

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进入通车倒计时。跨长江下游镇江段的五峰山长江大桥,大桥全长6409米,其中主跨1092米,它是世界上已建成的跨度最大、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中新网)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之一。而因为占地面积小和需要铁路跨越河流、湖泊、海峡、山谷或其他障碍物,实现铁路线路与线路或道路的立体交叉而修建的桥梁,便映入人们的眼中。

铁路桥梁是维护铁路运营安全的需要。铁路线路遍及全国上下各个地形,地质结构复杂、穿越区域广,同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自从高铁提速实现大发展以来,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比例高,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经济层面,但归根结底是技术标准问题,目的就是为了高速列车的平稳高速运行提供保障。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行车密度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因此要求人们对大桥延缓冲击力和必要的刚度有着足够高的要求高强度耐久的建筑材料,采用先进合理的桥梁结构,配之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永不干涸的汗水,才铸就了今天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

精益求精、建桥技术成就举世瞩目。从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再到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今世界上最高的5座桥梁(已建成)全都坐落在中国。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最新投入使用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便采用了包括北斗自动化监测系统等多种监测系统,以应对包括列车、水流、高温、大风对大桥造成的负荷。利用北斗卫星不受天气影响,全天候运行,对桥梁线路进行自动化监测并实时分析,发现异常则可自动报警,接到报警之后迅速对出现问题地段进行排查、维修,在大大强化了对故障和问题的防护能力。

科技在迅速发展、铁路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铁路运营安全建设离不开科技力量的运用,只要坚持科技兴路策略,发展规划既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铁路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未来。(文/陈震离)

相关阅读

管内列车恢复运行,防微杜渐抗灾害

  • 百家
  • 2024-08-01
  • 11936

7月29日,台风“格美”登陆地所在的中国铁路南昌局管内旅客列车全部恢复运行。受其他地区天气...

北铁推行优惠票,旨在多样化出行

  • 百家
  • 2024-08-01
  • 8997

近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张高铁和京雄城际铁路推广实施,适用于短期内多次出行的“...

这座铁路大桥顺利合龙!

  • 资讯
  • 2024-07-27
  • 17461

7月24日10时18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惠南特大桥施工现场,最后一段长63米、高3.4米、重98.6...

长三角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义乌-杜伊斯堡)成功开行

  • 旅游
  • 2024-07-26
  • 27952

6月15日下午,一趟满载110个标准箱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