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一系列反对形式主义的举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形式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远未根除,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现象改头换面、隐形变异,有的屡禁不止,等等。

形式主义是机关单位的“慢性病”,虽然在短时间内危害不致命,但长此以往,工作浮于表面,实效不尽明显,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使我们党脱离群众而走下坡路。近些年来,作风建设持续升级,虽然给形式主义形成压倒性打击,扭转了党风政风,但个别地方的形式主义却在改头换面,重新冒出头来。

抓住病根是前提。其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纸面上的形式主义等,都是一种表面现象,病根却在深处,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取“一刀切”严厉禁止,只会将问题潜藏起来,到了适当时机就会爆发,必须挖出思想作风上的“病根”,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之所以形式主义屡禁不绝,主要还是个别干部不愿担当、不想作为,企图蒙混过关,抓住这种心理疾病用药,才能药到病除。

刀刃向内是关键。形式主义是机关单位内部滋生的病变,整治起来绝非易事,必须坚持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做到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才能增强对形式主义的“免疫力”。广大干部要善于“照镜子”,以常见的形式主义作风为镜戒,深入反思,不断调整自我,尤其是上级机关单位,要增强责任担当,杜绝“甩锅式”思想,自己的责任当仁不让,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严守工作纪律和底线,为基层干部做出榜样,营造实干苦拼的浓厚氛围。

长效机制是保障。越是“慢性病”,越需要“长效药”,“一阵风”治理,只会治标不治本,动不了形式主义的思想“根基”。要建立长效整治机制,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纳入纪检部门监督范围,对冒出头的形式主义现象,要敢于“亮剑”纠正,绝不心慈手软。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责任,一方面加强自律,严控形式主义现象,另一方面要敢于对形式主义要求说“不”,大家齐心协力,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土壤。(文/云霞)

相关阅读

坚决向形式主义“亮剑”

  • 百家
  • 2023-12-26
  • 41027

岁末年终,各级党政军群事业单位密集开展考评考核,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卷土重来,并在...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12-25
  • 2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

警惕干部培训中的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07-26
  • 33797

近日,陕西省吴堡县委党校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该校在举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期间,为学员...

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 百家
  • 2023-07-05
  • 38480

《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中也指出形式主义根源是: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