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地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又“就地孵化”培育本土人才,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铺路架桥。这让笔者想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栗翠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要想浇地,先修水渠。只有解决了农村急需人才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更好地实施”。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机械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人牧场、云端管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显得更为紧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模式在发生改变,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培育,激发“存量”人才潜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发挥“增量”人才作用“势在必行”。

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只有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的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得到高质量实施,农村经济才能发展,农民收入才能增加,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目前,乡村人才建设还不足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年龄老化严重,学历、职称和能力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2月1日,人民日报《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文开出了治病良方:“各地应创造条件,吸引年轻人、致富乡贤返乡创业,反哺乡村,带动农村发展。守家在地的农民也要进一步掌握先进农业技术,通过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实现‘充电’‘赋能’……”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针对乡村人才现状区别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对待,同时应对各环节全面出击,打好组合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唯有如此,才能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宋荣军(中共三台县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

陕西省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

  • 资讯
  • 2024-07-27
  • 35946

近年来,澄城县充分发挥央企定点帮扶优势,聚焦教育、产业、民生、就业等方面,开展高规格、深层次...

大赛赋能 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百家
  • 2024-05-10
  • 1557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弘扬劳模精...

渭南市澄城县干好乡村振兴“八件事”

  • 三农
  • 2024-02-29
  • 28145

今年以来,澄城县将干好“八件事”,即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镇级...

澄城县: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 三农
  • 2023-12-20
  • 25873

近期,澄城县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启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