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
古有京杭大运河来用粮,今有南水北调来调水,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西、中、东三条干线,全长4350公里,涉及4.38亿人口。200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自1952年起,50年共设计50多套大型方案,最终2002年12月23日被敲定,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人们常说远水难解近渴,中国这项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让远在南方的水滋润了北方大地。南水北调,一个宏伟的超级水利工程,这项超级工程完成后,我国将不再缺水。南水北调的完成将深远影响中国,重塑中国水格局!
作者:陈春梅(榆林市榆阳区驼峰办桃源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