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评价要多些“量身定制”

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探索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的新标准,突出国家使命导向,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增强科技人才“获得感”……科技部等八部门最新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尤其是高精尖人才,供需的缺口矛盾突出,引进的代价大,让每一名人才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在事业上作出最大贡献,就必须在人才评价方面下功夫。但应该看到,对人才进行评价也是一门“技术活”,必须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人才评价要突出实绩。人才的价值在于智力资源,如果使用错位,专业不对口,就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现实生活中,有的研究生主要负责收发报纸,有的经济专业人才从事文秘工作,如此种种,人才成了装点门面作用。要打破惟论文、惟背景、惟关系的束缚,真正把实绩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坚持谁的业绩突出,谁就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方面享有优先权,形成鲜明的导向,激发实干苦拼、创先争优的动力。

人才评价要精准细化。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干出的实绩也不同。为此,对专业人才的考核评价,绝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沿用管理人员的考核办法,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量身定制考核评价办法。同时,要将考核过程在“阳光”下进行,接受大家的监督,让平时付出多、钻研多、实绩多的人才能脱颖而出,与懒惰人员形成鲜明对比,切实让人才干得起劲、拼得有前途。

人才评价要科学运用。其实,许多人才都不怕辛苦,就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多错得多,甚至遭遇挫折而受到“白眼”冷落。一方面,要为人才钻研探索撑腰鼓劲,为他们从事科研创造条件、打造平台,提供精细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表彰优秀人才,在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同时解决好人才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干事创业,争创更多佳绩。

作者:曼玲

相关阅读

多在柔性引才“下深水”

  • 百家
  • 2023-01-21
  • 45881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壮大优秀干部、优秀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城市赶超比拼的坚实基础...

建强高技能人才需改变“老观念”

  • 百家
  • 2022-10-13
  • 25040

人才是第一资源。相比之下,新时代国家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缺口,远远大于理论型专家,尤其是在广大...

培养科技人才 筑国家强盛之基

  • 百家
  • 2022-10-02
  • 16320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小”人才发挥“大”能量

  • 百家
  • 2022-10-02
  • 49862

从一带一路的青春挥洒到义无反顾的乡村支教,从留学归国大潮到新冠肺炎的志愿者行动,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