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干部关键靠“诚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拿出更加具体可行、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要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那些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坚决不用那些政绩观不正的干部,更好地发挥干部选拔任用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进入了体制内,绝大多数年轻干部都想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更好的平台上发光发热,因而他们并不怕苦,也不怕累,也甘愿向优秀干部请教,践行实干路线。但现实生活中,个别地方形式主义仍未根治,有的干部选择“躺平”,主要还是激励不科学、不到位,让他们看不到未来,失去了拼搏信心。有鉴于此,激励干部要换位思考,拿出诚意才能见到实效。

强化实干导向。什么样的干部受重用,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必然也会照此效仿,这样的干部必然蔚然成风。要引导广大干部扎根岗位,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建功立业,就必须在思想上鼓励大家创先争优、实干打底,用可圈可点的成效,诠释自己的责任担当。同时,对不肯干、不敢干的干部,要进行严肃批评,使其让出位子,彰显“有为者有位”的鲜明态度。

精准识别人才。其实,在体制内拥有许多优秀人才,但很多人在岗位上默默无闻干了一辈子,却无人问津、毫无起色。而且在一些地方,选人用人局限于几个重点部门,相对弱势部门的干部很难进入组织部门的“法眼”,自然难有出头之日。要放开选人用人的视野,忽略单位之别,多到一线岗位考察识别干部,当好“伯乐”,让千里马能脱颖而出。

落实激励政策。近些年来,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各地出台了许多激励干部的政策,但落实效果却不尽人意,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对上级政策进行梳理细化,形成可以直接落实的方案,让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干部,都能对应享受到该有的政策,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作者:梓江河

相关阅读

云霞:为基层“减负”贵在长效

  • 百家
  • 2020-05-07
  • 2914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

空管供电人心中的“三个敬畏”

  • 百家
  • 2020-07-19
  • 38498

2020年4月,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民航局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提出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

“一带一路”再升级,逆境之下彰显大国担当

  • 百家
  • 2020-11-18
  • 46390

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十足韧性。截至...

人民铁路——中国铁路桥梁

  • 百家
  • 2019-03-28
  • 21348

中新网成都3月26日电 (吴平华)2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浇筑,长达1600余米的川南城际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