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 大秦线上太铁儿女战正酣

媒体报道:10月4日9时,有着“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的我国能源运输大动脉大秦铁路拉开秋季集中修施工序幕。这次集中修为期20天,较往年压缩用时5天以上,将在短时间内恢复迎峰度夏电煤运输后的铁路设施设备性能,为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夯实线路基础。

据了解,为消除长期高负荷运转后产生的安全隐患,每年暑运结束后,大秦铁路会进行一次集中维修养护。这次施工中,653公里的大秦铁路将每天停运180分钟,14000余人组成128支施工队伍,同时上道,多工种立体式作业,完成成段更换钢轨135.8公里、成段更换轨枕4.9万余根,大机捣固线路964.2公里、大机打磨线路973.8公里等任务,同时进行隧道整治、电缆更新、接触网维修等施工。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用户群辐射26个省、市、自治区,涵盖我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和大型钢铁公司等6000多家企业,同时担负着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运输任务。是我国能力最大的重载煤炭运输专用通道,煤炭年运量保持4亿多吨。

为减少施工对电煤运输的影响,这次集中修对施工项目、施工计划、运输衔接方案进行多轮调研论证,以“分钟”为单位做减法,将施工天数压缩至20天,为电煤保供挤时间,力争集中修期间大秦铁路日运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大秦铁路自1992年竣工,31年间不断刷新着列车开行密度、牵引重量、线路运量等多项重载铁路纪录,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载品牌,成为了中国重载铁路的一面旗帜。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源于一代代大秦铁路人担当奉献、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也凝聚出了“负重争先、勇于超越”的大秦精神。如今踏上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大秦铁路人奋勇承担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再次赋予了大秦铁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重载铁路的一面旗帜,大秦铁路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持续推进重载机车车辆研制,搭建通用、专用货车技术平台,开展重载铁路钢轨、道岔、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等关键技术攻关,并积极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为效率效益,在中国重载铁路技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中,大秦铁路的运量持续攀升,为晋煤外运,助力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运输支撑。 (杨艳军)

相关阅读

做好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 百家
  • 2021-07-16
  • 24258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闽道虽难,铁路建设不怠

  • 百家
  • 2020-07-27
  • 33262

记者从中铁南昌局了解到,衢宁铁路已进入全面静态验收,预计年内达到通车运营条件。衢宁铁路全长...

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 百家
  • 2021-01-28
  • 391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党新...

铁路建设再投8000亿拉动内需保增长

铁路建设再投8000亿拉动内需保增长

  • 百家
  • 2019-03-16
  • 42448

文/本网评论员 杨鑫2019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9年将完成全国铁路建...